医院超市
中国医院协会
退出  |  刷新
问与搜帮助中心网站地图 中国康网
中国康网频道网站 当前:全国
医院
医生
疾病
药物
医院圈子
搜索问吧内容
按拼音浏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部位浏览
全身 头部 面部 眼部 耳部
口部 鼻部 颈部 脊柱 胸部
腰部 腹部 臀部 生殖部位
皮肤 上肢 下肢 手部 足部
按疾病系统
跳过导航链接
传染病(感染性疾病)
循环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血液及淋巴疾病
内分泌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精神疾病
心理疾病
代谢性疾病
营养性疾病
风湿免疫性疾病
化学物理因素所致疾病
骨科疾病
妇产科疾病
儿科疾病
皮肤病
性传播疾病
耳鼻咽喉科疾病
眼科疾病
口腔疾病
遗传疾病
肛肠疾病
你的位置: 疾病百科 -> 按疾病系统浏览 -> 风湿免疫性疾病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疾病名称: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其他名称:
疾病编码:ICD-9:710.806 ICD-10:M35.105
所属部位:全身,皮肤,
所属科室:风湿免疫科,皮肤科,中医科
擅长治疗的医院 擅长治疗的医生 相关药物

http://www.zgkw.cn 日期:2009-05-27
    一、概述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ix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MCTD)是一种同时或不同时具有红斑狼疮、皮肌炎或多发性肌炎、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混合表现,而不能确定其为哪一种病、血中有高效价的斑点型荧光抗核抗体和抗核糖核蛋白(n-RNP)抗体的结缔组织病,肾脏累及少,对皮质类固醇效果好,预后亦佳。本病以女性多见占80%,发病以30岁左右多见,但儿童和老年都可罹病。1972年Sharp等首先报道。关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是否系一独立疾病尚存在不同见解。有人认为系SLE的一种亚型,或提出是PSS的一种亚型,但亦有较多病例,经多年观察,症状不变,认作为一独立疾病。
 
    根据多种免疫学检测异常,认为本病系自身免疫病,患者有B淋巴细胞功能亢进和T抑制性淋巴细胞功能减低。Palaeios(1981)等发现患者T细胞免疫调节异常,与SLE中不同,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循环Tar细胞数正常或增高,但对T淋巴细胞反馈抑制受损,此功能异常不能以血清胸腺因子纠正,或认为患者的T抑制性淋巴细胞对T辅助性淋巴细胞的抑制功能受损,或由于U1RNP抗体通过Fc受体能穿透单个核细胞,使T抑制性细胞也存在缺陷。患者的单核吞噬系统清除免疫复合物Fc受体的功能正常。
 
    由于本病抗dsDNA抗体少或阴性而抗nRNP抗体增高,有人认为病毒等感染,产生细胞损伤和ENA因具有可溶特性,较DNA容易进入血流,促使抗体产生及免疫复合物的形成,然后沉着于各种组织和脏器,产生相关的症状。
 
    至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中肾脏发病率少,Morris和Hamberger等经动物实验证明ENA可抑制DNA和抗DNA抗体的免疫复合物的合成,从而对肾脏起保护作用。但近来亦有研究认为肾脏累及可高达25%,提示RNP免疫复合物无保护作用。
 
    二、临床表现
 
    症状不一,有皮肤表现,雷诺现象达90%~100%,可在其他症状前几月或几年出现,或早期发生。
 
    1.肿胀:手肿胀占66%~88%,呈弥漫性,皮肤绷紧,肥厚,失去弹性,不易捏起但不发硬,手指腊肠样,可进展硬化,指端尖细,可糜烂或溃疡,通常手指硬化不超过指关节,手背肿胀不超过腕关节。
 
    2.面色苍白萎黄或灰暗貌,可肿胀如手背性质,手面肿胀在本病具有特征性。此外,面部可呈现颧部红斑或盘状红斑,上眼睑紫红色斑,掌指指间关节紫红色丘疹,非疤痕性秃发,光敏感,口腔溃疡网状青斑,结节红斑等。
 
    3.肌肉病变呈近端肌肉疼痛、压痛和无力,占60%~75%,肌纤维退行性变。
 
    4.关节病变呈多发性关节炎或关节痛,占87%~100%,关节畸形少见,有时偶见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畸形。
 
    5.肺病变约占70%,有些临床上可无呼吸道症状,有暂时性胸膜炎,可伴少量胸腔积液,间质纤维化,肺功能测定3/4病例受损,最常见为一氧化碳弥散功能障碍和肺活量减低,呼吸受限,某些有运动性呼吸困难和肺动脉高压,后者可继发于肺纤维化或肺小动脉内膜增生。
 
    6.X线摄片可见肺基底部网状结节阴影、变换位置的肺实质变化。
 
    7.心脏病变约30%有心包炎,尚可有心肌炎、完全性传导阻滞、节律紊乱和心力衰竭,亦可有瓣膜病变如二尖瓣闭锁不全和狭窄,曾报导一例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引起心力衰竭。
 
    8.肾脏累及少,约5%~25%,肾穿刺示弥漫性膜性增生性改变、弥漫性膜性肾炎、局灶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血管膜细胞增生、细胞浸润、内膜增殖和血管闭塞。
 
    9.神经系统病变约占10%,呈无菌性脑膜炎、癫痫、横贯性脊髓炎、马尾综合征、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和三叉神经病变、发作性血管性头痛和精神病。
 
    10.消化道累及占70%,可见食道扩张,蠕动减弱或消失,吞咽困难,十二指肠扩大和大肠憩室,曾报导有肠壁囊样积气症。约30%病例有肝脾肿大和浅表淋巴结肿大。
 
    三、医技检查
 
    可有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沉增快、γ球蛋白显著增高,可测出高滴度斑点型抗核抗体和高效价的抗nRNP抗体,后者具有一定特征性,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阴性,LE细胞少数阳性,Coombs氏试验阳性,类风湿因子约半数阳性,抗SSA和SS-B抗体可阳性,VDRL假阳性。免疫印迹法示68KD多肽抗体高阳性率达78%,具有一定特征性。
 
    血循环中T淋巴细胞数减少,抑制性T淋巴细胞功能降低,90%病例可测出循环免疫复合物,其浓度与疾病活动度相平行,补体减少少于20%。取自正常非暴光皮肤的直接免疫荧光检查显示表皮细胞核呈斑点型荧光模式,系IgG沉积;约30%病例在真皮表皮交界处有免疫球蛋白沉积,血管壁、肌纤维内、肾小球基底膜亦可见IgG、IgM和补体沉积。
 
    HLA-B7、HLA-DW1和-BW55发生率增高。亦有学者提出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与HLA-A,-B抗原无相关性,但与-DR4、-DR5抗原频率明显增高,分别达61%和57%。
 
    X线摄片有时可见小片凿出骨侵蚀,指丛侵蚀,关节周围钙化,股骨头无菌性骨坏死。
 
    甲皱毛细血管镜检查常见灌木丛型毛细血管异常。
 
    四、诊断依据
 
    目前国际上对该病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1986年Sharp、Kasukawa和Segovia各自提出对该病的诊断标准,近年来经沈南等考核比较,结果认为以Sharp的诊断标准特异性较高。
 
    1.肌炎(严重)。
 
    2.肺部损害:①DLco<70%;②b.肺动脉高压;③活检示肺血管增殖性损害。
 
    3.雷诺现象或食道蠕动功能异常。
 
    4.肿胀手或指端硬化。
 
    5.抗ENA抗体滴度≥1:10000,且抗U1RNP抗体(+),抗Sm抗体(-)。确诊条件需符合4项指标以上同时排除抗Sm抗体(+)。然临床上即使符合Sharp诊断的病例在以后的随访中,有一部分病例转归成其他结缔组织病。
 
    有学者提出根据患者兼有红斑狼疮、皮肌炎或多发性肌炎和硬皮病混杂症状,而难以确诊属哪一种疾病,其中突出的有雷诺现象、手或面肿胀、皮肤紧张增厚弹性差但不硬变,手指呈腊肠样或硬化,伴关节痛或关节炎、肌炎、食道蠕动减弱,DLco<70%,轻度或不累及肾,加之高效价抗nRNP抗体,一般可做出诊断。对该类病例需作定期随访,观察其转归亦至关重要。
   
    五、容易误诊的疾病
 
    1.系统性红斑狼疮:颧部蝶形红斑、肾脏累及多及程度重,抗dsDNA、抗Sm抗体阳性,LE细胞阳性率高,罕见灌木丛型甲皱毛细血管异常,手面罕见肿胀和手指硬化可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鉴别。
 
    2.硬皮病:本病皮肤硬化不仅局限于面、手部,臂、颈和躯干部亦可累及,ANA荧光核型除斑点外尚可见着丝点型,抗nRNP抗体阳性率低,且为低效价,对皮质类固醇的效应亦较差,可予鉴别。
 
    3.皮肌炎或多发性肌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尚具有皮肌炎外若干红斑狼疮和硬皮病特征,血清高阳性率和高效价抗nRNP抗体可予区别。
 
    4.重叠综合征:此类病例症状需同时符合两种疾病以上的诊断标准,且无高效价的抗nRNP抗体。
 
    六、治疗原则
 
    皮质类固醇对手面肿胀、浆膜炎、肌炎、无菌性脑膜炎、早期间质性肺炎等有效,剂量为每日20~60mg,对合并心肌炎、严重肾血管病变患者需加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等,雷公藤制剂亦可应用。静脉点滴丹参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或秋水仙碱可使皮肤软化,后者对肺动脉高压亦有效。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能使关节症状缓解,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吡啶等对雷诺现象有帮助,血管扩张剂如妥拉唑啉、菸酰胺等亦见效。注意保暖,防止受寒,勿过度劳累亦很重要。
 
    七、预后
 
    以往认为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累及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少,对皮质类固醇疗效好,预后佳,但近发现有些病例并不如此,成人死亡率为4%~7%,死亡原因为肺动脉高压、肾功能不全、心肌炎、心肌梗塞、心力衰竭、脑栓塞和泛发性血管炎、结肠穿孔。与妊娠的关系:妊娠的成功率显著下降,胎儿死亡率明显升高,有自发性流产和死产,妊娠时患者病情活动可加剧。发生在儿童的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病情较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心和肾累及较成人为多,关节炎亦常见,可有严重血小板低下。

声明:本站提供的疾病相关资料不作为患者诊断和治疗的最后依据
上一疾病:干燥综合征 下一疾病:结节病
医院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