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小脑梗死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小脑主要由小脑后下动脉、前下动脉及小脑上动脉供血,并有广泛吻合支,故小脑梗死发生率不高,约占全部脑梗死的5%,但病死率占全部脑梗死的15%。
1.病因:小脑梗死常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导致的动脉硬化为基础病因,常因其供血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狭窄或闭塞、心源性栓塞及动脉源性栓塞等原因引起。有冠心病或阵发性房颤史均有可能引起小脑梗死。
2.病理生理:小脑的血液供应来自椎基底动脉发出的3对动脉: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小脑梗死常因其供血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血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气体或脂肪栓塞所致。其中小脑后下动脉区梗死在小脑梗死中最多见。根据不同动脉梗死造成的病理改变患者可出现各种类型的表现。Amarenco按临床表现、转归将小脑梗死归纳为3种类型:①良性小脑梗死:通常为PICA或SCA的正中支供应区梗死,该型在小脑梗死中最为常见,约占整个小脑梗死1/2以上。②假肿瘤型小脑梗死:该型可由SCA供应区单独受累引起,更多是有几支小脑动脉特别包括PICA供应区共同梗死引起。③昏迷型小脑梗死:患者通常在发病后短时间内昏迷,可并发脑干梗死。小脑梗死面积大,临床症状进行性恶化,常伴发小脑扁桃体疝,此型一般由多支小脑供应动脉梗死引起。
二、临床表现
1.症状:脑梗死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梗死灶大小、部位、是否累及脑干区压迫第四脑室而影响脑脊液循环。临床症状主要有倾倒或步态不稳、眩晕、恶心、呕吐、头晕、耳鸣或听力减退,构音障碍。但在最初数小时内无头痛或意识障碍,随后出现继发性水肿的临床表现类似脑出血。
2.体征:有共济失调、眼球震颤、肌张力改变、意识障碍及双侧锥体束征。
3.并发症:急性脑积水、脑干梗死、小脑扁桃体疝,严重者造成死亡。
三、医技检查
1.一般检查:血尿便常规及生化检查,主要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
2.头颅CT:发病后24h内,一般无影像学改变(超早期阶段,发病6小时内,可有一些轻微改变)。24h以后,梗死区出现低密度病灶。2周左右梗死病灶(由于水肿减轻,吞噬细胞浸润)与周围正常组织等密度,难以分辨(称为模糊效应)。
3.MRI:梗死后数小时,即可显示T1低信号,T2高信号的病变区域。可发现脑干、小脑梗死和小灶梗死。DWI(弥散加权成像)和PWI(灌注加权成像)可在发病后数分钟内检测到缺血性改变。
4.血管造影:DSA、CTA、MRA可显示脑部大动脉的闭塞、狭窄及其他血管病变。
5.彩色多普勒超声(TCD):可评估颅内外血管狭窄、闭塞及侧支循环建立的程度。
6.SPECT和PET:可在发病后数分钟显示脑梗死的部位和局部脑血流变化。
四、容易误诊的疾病
应与脑出血、脑栓塞、颅内肿瘤、硬膜下血肿、脑脓肿、脑炎等疾病鉴别。
五、治疗原则
对小脑梗死患者应密切观察神经系统体征的变化,小脑梗死治疗定期复查CT或MRI。如病情恶化,同时出现脑干受压体征,影像学显示第四脑室变形、脑干受压,是行枕下减压的手术指征。如无上述表现,但后颅窝紧密,如基底池消失,第三脑室和侧脑室增大,第四脑室消失,也应立即行枕下减压术,清除坏死组织,同时行脑室外引流。对不同类型小脑梗死的治疗应采取不同的方法。
1.重症小脑梗死:CT显示有以下特征:第四脑室移位,阻塞性脑积水,基底池部分或完全消失。只要有以上特征之一,均可视为产生占位性改变的重症小脑梗死,需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及神经体征变化,积极做好手术准备。
2.良性小脑梗死:患者意识清醒,无神经功能障碍或有轻度神经体征,CT显示后颅窝无占位性改变,可采取内科药物治疗,同时做CT及MRI动态监测。
3.假肿瘤型小脑梗死:在发病初期患者意识清醒,但CT或MRI已表现出小脑占位性改变的特征,需进行脑干原发和继发性损害的鉴别。若发病一开始就有脑干体征,表明为原发性脑干梗死;若表现为随着病情发展而后出现的脑干体征,则多为继发性脑干受压所致,行MRI检查有助于确诊。原发性脑干梗死不适宜手术,而小脑梗死后继发性脑干受压则是手术指征,且应尽可能在脑干受损前早期手术。
六、预后与预防
1.预后:良性小脑梗死,一般预后良好。昏迷型小脑梗死:预后不良。
2.预防:所谓的预防就是避免脑梗死的再次发生,同时要避免脑出血和凝血功能障碍。发生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如果在3小时内采用尿激酶、链激酶等溶解血栓,可有很快有效地再通,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治疗好脑梗死后,再次发生脑梗死的几率依然很高,在最初的30天内,发生率约为30%,而治疗后的首次动脉再次梗死一般发生在治疗后的7~10天内。脑梗死患者如何防止再次脑梗死,成为困扰神经医生和患者最为头痛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