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类鼻疽由类鼻疽假单胞菌或称类鼻疽杆菌所引起。此病原菌为革兰阴性需氧性杆菌,属假单胞菌属。本菌存在于流行地区的土壤和水中,为啮齿动物的病原菌,鼠、豚鼠、家兔、犬、猫等都可感染,也有报道感染发生于羊、猪、牛、马等动物。人类接触污染的土壤、污水或通过直接接触、呼吸道、消化道或通过吸血昆虫蚊、蚤叮咬等多种途径感染发病。人与人间未见相互传染。本病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地区,世界其他地区较少见。起人类的疾病多样化,从无症状到急性中毒性肺炎或致死性败血症。
该疾病的病因:人接触污染的土壤,粪便,尿液或水,通过直接接触、呼吸道、消化道以及吸血昆虫叮咬等感染而发病。人与人之间未见相互传染。类鼻疽杆菌在污染的土壤或水中生存能力较强,可存活1年以上。在自来水中也可存活28~44天。杆菌是一种常居菌,在外环境中生长,不需要任何动物作为它的贮存宿主。以下几种情况均可感染:①经皮肤伤口感染:直接接触污染的土壤,粪便,尿液或水是主要传播途径。②经呼吸道感染:吸入含有病原菌的尘土或气溶胶。③经消化道感染:被病原菌污染的食物。④经吸血蚊虫叮咬感染:本杆菌能在印度客蚤和埃及伊蚊的消化道内繁殖,并保持传染性达50天之久。
二、临床表现
1.症状体征:呈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经过。急性病人有发热、胃肠炎、肺炎而在2~4d内死亡。大多数病例呈亚急性经过,病期1至数周。若原发损害发生于皮肤,则局部形成脓肿,迅速发生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和败血症。如果在皮下、肌肉、肺、肝、脾则发生多发性脓肿。若通过吸入所致的感染,则最初以肺部症状为主。然而许多病人临床症状多变,多数有发热及弥漫性化脓性损害,慢性病人以肺部症状及转移性脓肿为多见。有发热、衰弱等全身症状,常伴有严重的荨麻疹。
2.并发症:①败血症:发生进行性肺内播散或血源性播散,可发展为败血症。②肺部疾病:肺脓肿、脓胸及肺部炎症。③心脑疾病:心包积液,脑化脓性感染,心脏化脓性感染。④腹腔内脏疾病:脾脓肿、肝脓肿。⑤骨和关节:骨髓炎、关节化脓性感染、骨化脓性感染。⑥其他:前列腺炎、前列腺感染、肾盂肾炎、软组织脓肿、皮下慢性脓肿等。
三、医技检查
1.间接血凝、补体结合、放射免疫等血清学试验。
2.细菌学分离或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取患者体液或血液,分离出类鼻疽杆菌培养。为需氧菌,能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加入甘油可促进生长。在4%甘油营养琼脂上培养24h,形成正圆形,中央微隆起,呈光滑型菌落,48~72h后变为粗糙型,表面出现蜂窝状皱褶,并呈同心圆状,培养物有强烈的霉臭味。
3.细菌染色:普通染色常见两极浓染,用感染脏器样品制备的压印片染色时,可见菌体周围有不着色的白圈,即所谓伪荚膜。
4.血细胞检查:大多有贫血。急性期白细胞总数增加,以中性粒细胞增加为主。
5.胸部X线或CT检查:可示肺炎、肺化脓症(空洞)、化脓性胸膜炎等征象。X线检查常显示遍及全肺的、不规则的结节状阴影或是空洞。
四、诊断依据
在流行地区,根据接触病畜史、临床症状及细菌学检查可确定诊断。病原菌从痰、尿、脓液直接镜检难以检出,须分离培养和鉴定。耐热多糖抗原或类鼻疽菌素作间接血凝试验或补体结合试验,在急性期1周末常出现强阳性,2~5周时90%患者都可出现阳性。
五、容易误诊的疾病
应与败血症、肺炎、肺结核、肝脓肿及黄疸型肝炎等鉴别。
六、治疗原则
脓肿应切开引流,对抗生素的治疗反应个体差异较大。四环素、氯霉素、链霉素及磺胺药为敏感的抗生素。有些病例应用四环素每日2~3g,至少1个月才能使症状显著改善。
七、预后与预防
1.预后:未作治疗的急性败血型类鼻疽,病死率在90%以上,及时治疗的或是治疗采取措施得当的病死率可下降到30%左右。亚急性型或慢性型治疗后可下降至10%或更低。
2.预防:目前尚无可应用的疫苗,所以预防以防止感染为主。主要防止污染类鼻疽杆菌的水,粪便和土壤经皮肤、黏膜感染或食物感染。特别是在疫源地人员要注意个人防护,避免受伤,伤口要及时处理。对动物应予以严格疫检,病人的排泄物和脓性渗出物应彻底消毒;注意杀虫、灭鼠。对可疑受感染者应进行隔离观察。类鼻疽流行疫区多发生在北纬20°至南纬20°之间的热带地区,如我国的广东、广西、海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