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软下疳(chancroid)又称第三性病,是由杜克雷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过去它的发病率仅次于梅毒、淋病,现在由于抗生素的普遍应用,它已成为一种少见病,但全国各地仍有不少病例报道,尤其本病易与梅毒硬下疳及其他阴部溃疡性疾病相混淆,故本病仍不容忽视。软下疳主要是通过性交传播,即此病99%以上通过性交传染。男女之比为10:1。一般经不洁性交2~6天的潜伏期后发病。男性患者好发于冠状沟、包皮、龟头、肛门,女性患者好发于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尿道、子宫颈、肛门,其他部位少见。该疾病的病因:
机体感染杜克雷嗜血杆菌后,主要靠多形核白细胞参与清除软下疳局部细菌。别的免疫途径是否参与杀灭细菌作用尚不清楚,如补体激活的替代途径,补体是否参与了杀灭血清中的杜克雷嗜血杆菌,这个过程可能主要是抗体依赖性的。补体起到增强抗体的作用。细菌对反应的敏感由脂多糖的组成决定。
临床确诊为软下疳时,杜克雷菌抗原免疫印迹吸附试验可以检测到血清IgG、IgM抗体增多。通过血清抗体试验表明存在特异性抗原决定簇。用杜克雷菌作兔皮内感染实验可引起很强的抗体反应,其抗体合成的经过与其他细胞感染相同,而人类产生抗体反应的过程比动物的多。在整个感染过程中存在有可识别的重要共同抗原。在感染的某一时期存在可识别的共同抗原及个体相关抗原。总之杜克雷菌的免疫应答对宿主本身所起的作用仍不清楚,因为人类可以重复感染。很明显不存在完全保护性免疫。
二、临床表现
1.潜伏期:感染后潜伏期平均2~3天。大部分病例约在1周以内,有时少数病例可在数周以后发病。女性比男性的症状一般较轻,潜伏期也长。
2.症状:初发为外生殖器部位的炎性小丘疹。24~48小时后,迅速形成脓疱,3~5天后脓疱破溃后形成溃疡,境界清楚。溃疡呈园形或椭园形,边缘为锯齿状,其下缘有潜浊现象,周围呈炎症红晕。溃疡底部有黄色猪油样脓苔,并覆盖很多脓性分泌物,剥去脓苔可见出血。疼痛明显,触诊柔软称此为软下疳。
3.部位:软下疳数目在最初仅为1~2个,因可自家接种,故可在附近又出现新生病灶。软下疳大部分发生在外阴部位,男性多在冠状沟、包皮、龟头、包皮系带处。女性多发生在阴唇、外阴、后联合。阴部以外如手指、口唇、舌等部位也可见到。
病损处所属的淋巴腺肿大。并且50%的患者约于数日到2周间形成溃疡。损伤多居一侧(尤其左侧),男性比女性较多见。称此为横痃。
软下疳横痃呈急性化脓性腹股沟淋巴腺炎,多为单侧,局部红肿热痛,横痃溃破后呈鱼嘴样外翻,俗称“鱼口”。近年由于及早使用了有效治疗剂,控制了感染进一步发展,使典型的软下疳横痃已不多见。
⑴异型软下疳:一过性软下疳(transient chancroid):软下疳损害小,4~6天内消失,但在2周之后,发生腹股沟淋巴结病,易误诊为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或生殖器疱疹。
⑵隆起性软下苷:溃疡底部为凹陷下疳,肉芽增生形成隆起状。
⑶毛囊性软下疳:呈针头大的小型下疳,在外阴部毛囊深部形成溃疡。
⑷矮小软下疳:是非常小的损害,很像生殖器疱疹所致的糜烂,但有不规则的基底和刀切样出血性边缘。
⑸侵蚀性软下疳:溃疡进行速度较快,并向深部发展,在数日内阴茎或阴唇有大片坏死和脱落,从而常引起大出血,此种下疳多由并发其他细菌混合感染所致。
4.诊断:根据发病前的性接触史,尤其是不洁性交史,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经过,较短的潜伏期后发生软而扁的丘疹、脓疱、溃疡,单侧性的化脓性淋巴结炎,直接镜检和培养检出杜克雷嗜血杆菌,PCR检测杜克雷嗜血杆菌DNA,即可作出诊断。
5.并发症:①腹股沟淋巴结炎。②包茎、嵌顿性包茎、阴唇粘连或狭窄。③尿道瘘和尿口狭窄。④阴茎干淋巴管炎和阴囊、阴唇象皮肿。
三、医技检查
1.细菌学检查:嗜血杆菌属革兰氏阴性杆菌,培养条件显示多形性特征,易染性,此菌无芽孢,无运动。
⑴镜检:从软下疳开放性溃疡取材涂片标本染色,杜克雷嗜血菌易检出,未破溃病灶从脓肿或横痃中穿刺,取其穿刺液涂片标本染色也易检出,更为典型,用美蓝染色或革兰氏染色等镜检用10×100倍油浸观察。
⑵培养检查:软下疳菌分离培养较为困难 故在采取病变材料时应注意取软下疳溃疡边缘下贮留脓汁或穿刺横痃抽吸的脓汁作为检体 或再用生理盐水充分洗涤溃疡底面后 再用生理盐水湿棉签涂抹标本送化验室培养。
国际上软下疳的标准培养基一种是GCHGS(Hammond gonococcal media),由淋球菌琼脂培养基加牛血红蛋白、胎牛血清、万古霉素及纤维素、氨基酸等组成;另外一种是MHHb(Muller-Hinton琼脂,由Muller-Hinton琼脂、马血、万古霉素及其他培养成份组成),上述两种培养基可以同时应用,以提高阳性率。
菌落常于接种后24~48小时形成。色灰黄而透亮,直径约为1~2mm。从菌落处取材作革兰染色阴性,为成双的短杆菌,成链状排列。同时应作生化反应以鉴定之,主要有:氧化酶试验弱阳性,过氧化酶试验阴性,非卟啉试验阴性,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硷性磷酸酶试验阳性。
杜克雷嗜血杆菌的培养不仅有助于诊断,而且可确定分离的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目前已分离出耐抗生素的杜克雷嗜血杆菌。
2.血清学诊断软下疳:感染杆克雷嗜血杆菌能产生抗体,通过血清学检查,不论是补体结合,凝集反应以及荧光抗体间接法等均可证实,但尚未推广,目前认为IgM抗体敏感性为74%,IgG抗体敏感性为94%,其特异性分别为84%和64%。
3.PCR检测杜克雷嗜血杆菌。
四、诊断依据
1.有不洁性交史。
2.性接触后2~4天,鲜红色斑疹,丘疹或小脓泡出现于阴茎上,迅速形成溃疡,境界明显,圆形或形状不定,边缘呈锯齿状,下有挖空现象。周围可出现2~4个成簇的卫星溃疡。也可相互融合扩大为巨大溃疡,多发于阴茎系带、冠状沟。
3.涂片:革兰染色半数可查到Ducrey嗜血杆菌。
4.培养:含人血或去纤维血培养基中可培养出Ducrey嗜血杆菌。
五、容易误诊的疾病
该疾病常被误诊为生殖器疱疹,生殖器疱疹在疱疹阶段出现多发性,成群生性水疱,检菌阴性,其次与硬下疳作鉴别时,需注意梅毒的硬下疳较硬,脓性分泌物少,无痛。以及除外其他急性外阴性溃疡等。
软下疳与硬下疳鉴别表
软下疳
|
|
硬下疳
|
潜伏期
|
2~3天
|
21天
|
数目
|
常多发
|
>5%单发
|
溃疡
|
基底软,表面污秽,分泌物多,脓性。
|
基底硬,表面尚清洁,分泌物少,浆液性。
|
疼痛
|
显著
|
无
|
局部淋巴结
|
肿大、软、痛、化脓、易破溃
|
肿大、硬、不痛、不化脓
|
病原体
|
杜克雷嗜血杆菌
|
梅毒螺旋体
|
六、治疗原则
软下疳不经治疗的自然病程可持续数月,小的病损可在2~4周内愈合。由于出现了对磺胺和四环素,氯霉毒等耐药菌株,使软下疳的治疗有些困难。
1.全身治疗
⑴红霉素,利君沙,罗红霉素,阿齐霉素;
⑵头孢曲松钠,治菌必妥,乐施福定,特灭菌;
2.局部治疗
⑴未破溃的丘疹或结节,外用鱼石脂,红霉素软膏。
⑵溃疡,用1:5000高锰酸钾或双氧水冲洗,然后,外用红霉素软膏,因软下疳易于自身接种,应做好局部清洁消毒。
⑶淋巴脓肿;穿刺应在远处正常皮肤刺入脓腔,抽吸脓液。
3.合并HIV感染的处理:这类患者有溃疡愈合更慢,疗程要更长,短程治疗往往失败,应用两种以上抗生素联合用药。有条件时应从病灶中分离杜克雷嗜血杆菌作抗生素敏感试验。
治疗3~7天后,应对患者进行再次检查,若治疗有效,3日内溃疡症状即有改善,7日内溃疡即可见明显愈合。否则,应考虑:诊断是否正确,是否同时合并另一种STDs病原体感染;是否同时有HIV感染;或杜克雷嗜血杆菌是否对抗生素耐药。通常,溃疡愈合的时间和溃疡大小有关,较大的溃疡可能需要两周才能愈合。
七、预防
与梅毒、淋病一样,单用预防制剂(即弱蛋白银、甘汞软膏)而不使用阴茎套则是无效的。避免性混乱,对性混乱者进行检查并予以相应治疗是很重要的;患病治愈前绝对不能性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