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超市
中国医院协会
退出  |  刷新
问与搜帮助中心网站地图 中国康网
中国康网频道网站 当前:全国
医院
医生
疾病
药物
医院圈子
搜索问吧内容
按拼音浏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部位浏览
全身 头部 面部 眼部 耳部
口部 鼻部 颈部 脊柱 胸部
腰部 腹部 臀部 生殖部位
皮肤 上肢 下肢 手部 足部
按疾病系统
跳过导航链接
传染病(感染性疾病)
循环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血液及淋巴疾病
内分泌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精神疾病
心理疾病
代谢性疾病
营养性疾病
风湿免疫性疾病
化学物理因素所致疾病
骨科疾病
妇产科疾病
儿科疾病
皮肤病
性传播疾病
耳鼻咽喉科疾病
眼科疾病
口腔疾病
遗传疾病
肛肠疾病
你的位置: 疾病百科 -> 按疾病系统浏览 -> 血液及淋巴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
疾病名称:再生障碍性贫血
其他名称:再障
疾病编码:ICD-9:284.906 ICD-10:D61.905
所属部位:全身,
所属科室:血液病科,中医科
擅长治疗的医院 擅长治疗的医生 相关药物

http://www.zgkw.cn 日期:2011-12-22

一、概述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简称再障,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造血干细胞数量减少和质量缺陷为主所致的造血障碍,临床上的主要表现是全血细胞减少,从而出现贫血、出血及感染等症状。

   

再障的年发病率在我国为0.74/10万人口,慢性再障的发病率为0.60/10万人口,急性再障为0.14/10万人口;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再障的发病原因不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药物:药物性再障与剂量有关,系药物的毒性作用,达到一定剂量就会引起骨髓抑制,一般是可逆的,如各种抗肿瘤药物以及氯霉素类抗生素、磺胺类药物等;但个别患者可因对某些药物过敏而导致持续性再障,这类药物主要有氯霉素类抗生素、有机砷、氨基比林、及磺胺类药物等;②化学毒物:特别是苯及其衍生物;③电离辐射:长期接触X射线、镭及放射性核素等;④病毒感染:特别是肝炎病毒、微小病毒等。传统学说认为,在一定遗传背景下,再障作为一组后天暴露于某些致病因子后获得的异质性“综合征”,可能通过三种机制发病,即原发或继发性造血干祖细胞缺陷(“种子学说”)、造血微环境异常(“土壤学说”)及免疫异常(“虫子学说”)

 

二、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发热和感染。由于病情进展的快慢、严重性以及病变广泛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我国将再障分为严重型(急性)和慢性型两类:

 

(一)严重型再障(急性再障)

 

1.症状:严重型再障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起病急,进展迅速,常以贫血或出血发病,乏力、头昏、心悸和气短等症状明显。出血严重,除皮肤、黏膜出血外,常有内脏出血,如呕吐、便血、尿血、子宫出血、眼底出血及颅内出血,后者常危及患者生命。

 

2.体征:主要表现为贫血面容,睑结膜及甲床苍白。无淋巴结及脾肿大,无黄疸。

 

3.并发症:发热,体温常在39以上;感染严重,以呼吸道和口腔感染最常见,其次有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皮肤、黏膜感染等,也可有蜂窝组织炎、皮肤化脓性感染及败血症等。感染是本病死亡的另一原因。
   

(二)慢性型再障

 

1.症状:慢性型再障发病率成人多于儿童,常以贫血发病,首先出现的症状是疲乏、心悸、头晕、头痛、活动后气短等。以发热、出血发病者少见。常见的出血有皮肤黏膜出血和齿龈出血,女性可有程度不同的子宫出血,很少有内脏出血。

 

2.体征: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睑结膜及甲床苍白,肝脾可有轻度肿大。久病患者心尖区常有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3.并发症:上呼吸道感染常见,其次为牙龈炎、支气管炎、扁桃腺炎,而肺炎、败血症等重症感染少见,感染相对易控制,很少持续l周以上;除出现感染、内脏出血外,贫血可诱发贫血性心脏病;如输血过多,达10000ml以上者,可发生血色病。

 

三、医技检查 


    1.
血象:严重型再障呈重度全血细胞减少,重度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百分数多在0.005以下,且绝对值<l5×109/L;白细胞计数多<2×109/L,中性粒细胞<0.5×l09/L,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增高;血小板计数<20×109/L。慢性型再障也呈全血细胞减少,但达不到严重型再障的程度。

 

2.骨髓象:严重型再障多部位骨髓增生重度减低,粒、红系及巨核细胞明显减少且形态大致正常,淋巴细胞及非造血细胞比例明显增高,骨髓小粒皆空虚。慢性型再障多部位骨髓增生减低,可见较多脂肪滴,粒、红系及巨核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及网状细胞、浆细胞比例增高,多数骨髓小粒空虚。骨髓活检显示造血组织均匀减少。

 

3.骨髓活组织检查和放射性核素骨髓扫描:骨髓活组织检查对估计骨髓增生情况优于涂片,可以提高诊断正确性;放射性核素骨髓扫描可以间接反映造血组织减少的程度和部位。

 

4.其他检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酸、热、糖溶血试验阴性,尿含铁血黄素试验阴性。骨髓及外周血粒系及红系CD55/CD59表达正常。

 

四、诊断依据

 

1.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 

 

2.一般无脾肿大。

 

3.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正常50%)或重度减低(<正常25%),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比例增高,骨髓小粒空虚(有条件者做骨髓活检可见造血组织均匀减少),如增生活跃,需有巨核细胞明显减少。

 

4.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如能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难治性贫血、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骨髓纤维化、急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脾功能亢进等。

 

5.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

 

五、容易误诊的疾病

 

1.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典型患者有血红蛋白尿发作,易鉴别。不典型者无血红蛋白尿发作,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可增生减低,易误诊为再障。骨髓或外周血可发现CD55CD59的各系血细胞。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如果患者出现难治性贫血,有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有时不高甚至降低,骨髓也可增生减低,与本病相似。但难治性贫血有病态造血现象,有助于鉴别。

 

3.自身抗体介导的全血细胞减少:患者有全血细胞减少并骨髓增生减低,但外周血网织红细胞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往往不低甚或偏高,骨髓红系细胞比例不低,对糖皮质激素和()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的治疗反应较好。

 

4.急性造血功能停滞:本病常在溶血性贫血、接触某些危险因素或感染发热的患者中发生,全血细胞尤其是红细胞骤然下降,网织红细胞可降至零,骨髓三系减少。骨髓涂片检查有助于鉴别。

 

5.急性白血病:白细胞减少和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早期易与本病混淆。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可帮助鉴别。

 

六、治疗原则

 

1.支持治疗:杜绝接触各类危险因素(包括对骨髓有损伤作用和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氯霉素等);防治感染,避免出血,纠正贫血,输血或血小板,用促凝血药,抗纤溶药,如氨基己酸(泌尿生殖系统出血患者禁用)

 

2.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

 

促造血治疗:雄激素为治疗慢性再障的首选药物:常用的雄激素有四类:①17a-烷基雄激素类:如司坦唑醇(康力龙)、甲氧雄烯醇酮、羟甲烯龙、氟甲睾酮、大力补等;②睾丸素酯类:如丙酸睾酮、庚酸睾酮、环戊丙酸睾酮、十一酸睾酮(安雄)和混合睾酮酯(丙酸睾酮、戊酸睾酮和十一烷酸睾酮,又称“巧理宝”);③非17a-烷基雄激素类:如苯丙酸诺龙和葵酸诺龙等;④中间活性代谢产物:如本胆烷醇酮和达那唑等。另外重组人集落刺激因子包括G-CSFGM-CSF治疗再障,对提高中型粒细胞、减少感染有一定疗效。

 

免疫抑制治疗:适用于年龄大于40岁或无合适供髓者的严重型再障。最常用的是抗胸腺球蛋白(ATG)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根治。其他免疫抑制剂尚有单克隆抗T细胞抗体、骁悉、环孢素A(田可)等。

 

改善造血微环境治疗:如一叶萩碱、硝酸士的宁等。

 

中药治疗:根据肾阴虚、肾阳虚或肾阴阳两虚辨证施治。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严重型再障的最佳方法,移植后长期无病存活率可达60%80%

 

七、预后

 

1.严重型再障: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骨髓中造血细胞严重缺乏及伴有严重感染或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如能及时控制出血及感染,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或服用抗淋巴细胞/胸腺细胞球蛋白,部分患者可转为慢性,逐步达到完全康复。

 

2.慢性型再障:如治疗得当,多数患者可缓解症状,甚至治愈,仅少数可进展为严重型再障。

 

3.注意事项:①平时生活避免劳累,避免服用对骨髓有影响的药物,避免接触可能引起骨髓损害或抑制的化学物品、放射性物质和药物;②饮食方面注意营养,少食辛辣助热食物,不饮烈性酒,以避免血管扩张引起出血,病重者则须卧床休息;③注意口腔、皮肤卫生,需用软牙刷刷牙,洗澡时擦洗皮肤不宜过重,以免引起皮下出血;④预防感冒或其他感染,不去人群多的场所,以免交叉感染。⑤秋、冬季气候干燥,可用甘油类润滑剂涂鼻,以防鼻出血。

 

参考文献

 

[1]  林果为.再生障碍性贫血.见: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下册.12.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292-2297.

[2]  杨崇礼.再生障碍性贫血.见:邓家栋,杨崇礼,主编.邓家栋临床血液学.1.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62-478.

[3]  邵宗鸿.再生障碍性贫血.见: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内科学.6.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72-576.

[4]  孙传兴,主编.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疗好转标准.2.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89.

                                                  

(薛丽英 整理)


声明:本站提供的疾病相关资料不作为患者诊断和治疗的最后依据
上一疾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下一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医院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