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简称为钩体病,是致病钩端螺施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国以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为多见,8~9月为高峰,流行特点有洪水型、雨水型和稻田型3个流行型。传染源是带菌动物(包括家畜)。接触带菌宿主、尿液污染的水、进食污染的饮食是主要传播途径。人群普遍易感,青少年和壮年发病率高,男性(80%)较易感染本病。钩端螺施体自皮肤破损或各处黏膜侵入体内。主要侵及全身毛细血管、肺、肝、肾、心、中枢神经系统等。
1.流行病学:本病遍布世界各地,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较严重。我国各省市均发现本病,尤以西南和南方各省多见。
⑴传染源:鼠和猪是二个主要传染源。国内的鼠类中,黑线姬鼠、黄毛鼠和黄胸鼠等带菌率较高,所带菌群亦多。家畜中猪作为宿主动物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用血清学检查的方法说明,蛇、鸡、鸭、鹅、蛙、兔等动物有可能是钩端螺施体的储存宿主。
⑵传播途径:①接触传播;②经鼻腔黏膜或消化道黏膜传播;③通过哺乳及先天性感染而发病。
⑶易感人群: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常与疫水接触者多为农民、渔民、下水道工人、屠宰工人及饲养员,因而从事农业、渔业劳动者发病率较高。
⑷流行特征:①发病年龄:多为青壮年农民(从事牧、渔业劳动者发病率亦高),农村儿童并非少见,年龄分布以10~39岁为最多,男性占80%以上。②好发季节:为7~9月,8、9月达高峰,因而有“打谷黄”、“稻瘟病”之称。③流行形式:雨水型;稻田型;洪水型;散发型。④外来人员易感性强:从外地进入流行区的人群,由于缺乏免疫力,往往比本地人容易得病。因钩端螺施体菌型众多,虽有一定程度的交叉免疫性,但可发生第2次感染。
2.病原学:致病性钩端螺施体为本病的病原。钩端螺施体呈细长丝状,圆柱形,螺旋盘绕细致,有12~18个螺旋,规则而紧密,状如未拉开弹簧表带样。钩端螺施体的一端或两端弯曲成钩状,使菌体呈C或S字形。菌体长度不等,一般为4~20μm,平均6~10μm,直径平均为0.1~0.2μm。钩端螺施体运动活泼,沿长轴旋转运动,菌体中央部分较僵直,两端柔软,有较强的穿透力。钩端螺施体革兰染色阴性。在暗示野显微镜下较易见到发亮的活动螺旋体。电镜下观察到的钩端螺施体结构主要为外膜、鞭毛(又称轴丝)和柱形的原生质体(柱形菌体)三部分。钩端螺施体是需氧菌,营养要求不高,在常用的柯氏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孵育温度25~30℃。钩端螺施体对干燥非常敏感,在干燥环境下数分钟即可死亡,极易被稀盐酸、70%酒精、漂白粉、来苏儿、石炭酸、肥皂水和0.5%升汞灭活。钩端螺施体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弱,如紫外线、温热50~55℃,30分钟均可被杀灭。
3.发病机制:①入侵途径、体内繁殖及全身感染中毒症状:钩端螺施体自皮肤破损处或各种黏膜如口腔、鼻、肠道、眼结膜等侵入人体内,经淋巴管或小血管至血循环和全身各脏器(包括脑脊液和眼部),迅速繁殖引起菌血症。其病变基础是全身毛细血管损伤,轻者常无明显内脏器官损伤,病理改变轻微,而感染中毒性微血管功能的改变较为显著。②内脏器官损害:各脏器损害的严重程度因钩端螺施体菌型、毒力及人体的反应不同,钩端螺施体病的表现复杂多样,病变程度不一,临床往往由于某个脏器病变突出,而出现不同的临床类型,如肺弥漫性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肾功能衰竭型和脑膜脑炎型等。③中后期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反应:人体对钩端螺施体的入侵首先表现为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增多,但无明显的白细胞浸润,也不化脓,仅出现轻微的炎症反应。网状内皮细胞增生明显,有明显的吞噬能力。出现腹股沟及其他表浅淋巴结肿大。上述均为非特异性反应。
4.病理改变:病理解剖一般情况下,毒力较强的黄疸出血型、秋季型、澳洲型、犬型等钩端螺施体菌型的感染,常引起黄疸、出血和肾功能衰竭;而伤寒流感型、7日热型,特别是波摩那型等毒力较弱的感染,则常引起钩端螺施体病的轻型。然而,病情的轻重可能与人体免疫状态的高低有关。
⑴肺脏:肺部的主要病变为出血,以弥漫性出血最为显著。组织学检查可见到肺组织毛细血管完整,但极度充血、淤血以致溢血(并未见到明显血管破裂现象)。支气管腔和肺泡充满红细胞,部分肺泡内含有气体,偶见少量浆液渗出。肺水肿极少见。肺出血呈弥漫性分布,胸膜下多见。超微结构发现大部分肺泡壁毛细血管微结构清晰,可见少量内皮细胞原质呈支状突起;有的线粒体肿胀,变空及嵴突消失。在变性的内皮细胞内有时可见变性的钩端螺施体;偶见红细胞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溢出。
⑵肾脏:钩端螺施体病的肾脏病变主要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部分肾小管基底膜破裂,肾小管管腔扩大、管腔内可充满血细胞或透明管型,可使管腔阻塞。电镜下小球内皮细胞无改变,可见免疫复合物和补体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上。肾间质呈现水肿,有大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少数嗜酸性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个别病例有小出血灶。多数肾组织内可找到钩端螺施体。肾小球病变一般不严重,有时可见囊内出血,上皮细胞浊肿。
⑶肝脏:肝组织损伤轻重不一,病程越长,损害越大。病变轻者外观无明显异常,显微镜下可见轻度间质水肿和血管充血,以及散在的灶性坏死。严重病例出现黄疸、出血,甚至肝功能衰竭。镜下可见肝细胞退行性变,脂肪变,坏死,严重的肝细胞排列紊乱;电镜下可见肝窦或微细胆小管的微绒毛肿胀,管腔闭塞。肝细胞线粒体肿胀,嵴突消失。肝细胞呈分离现象,在分离的间隔中可找到钩端螺施体。
⑷心脏:心肌损害常常是钩端螺施体病的重要病变。心包有少数出血点、灶性坏死。间质炎症和水肿。心肌纤维普遍浊肿、部分病例有局灶性心肌坏死及肌纤维溶介。电镜下心肌线粒体肿胀、变空、嵴突消失、肌丝纤维模糊、断裂、润盘消失。心血管的损伤主要表明为全身毛细血管的损伤。
⑸其他器官:脑膜及脑实质可出现血管损害和炎性浸润。硬膜下或蛛网膜下常可见到出血,脑动脉炎、脑梗塞及脑萎缩。镜下脑及脊髓的白质可见淋巴细胞浸润;肾上腺病变除出血外,多数病例有皮质类脂质减少或消失。皮质、髓质有灶性或弥散性炎性浸润;骨骼肌特别是腓肠肌肿胀,横纹消失、出血,并有肌浆空泡、融合,致肌浆仅残留细微粒或肌浆及肌原纤维消失,而仅存肌膜轮廓的溶介性坏死改变。在肌肉间质中可见到出血及钩端螺施体。电镜下肌微丝结构清晰、浅粒体肿胀。
二、临床表现
潜伏期2~20天,一般7~12天。因受染者免疫水平的差别以及受染菌株的不同,可直接影响其临床表现。国内曹氏将本病的发展过程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这种分期对指导临床实践、特别是早期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1.早期(钩端螺施体血症期):多在起病后3天内出现以下症状。
⑴发热:多数病人起病急骤,伴畏寒及寒战。体温短期内可高达39℃左右。常见弛张热,有时也可稽留热,少数间歇热。
⑵头痛:较为突出,全身肌痛,尤以腓肠肌或颈肌、腰背肌、大腿肌及胸腹肌等部位常见。
⑶全身乏力:特别是腿软较明显,有时行走困难,不能下床活动。
⑷眼结膜充血:有两个特点,一是无分泌物,疼痛或畏光感;二是充血持续,在退热后仍持续存在。
⑸腓肠肌压痛:双侧偶也可单侧,程度不一。轻者仅感小腿胀,压之轻度痛,重者小腿痛剧烈,不能走路,拒按。
⑹全身表浅淋巴结肿大:发病早期即可出现,多见于腹股沟,腋窝淋巴结。多为黄豆或蚕豆大小,压痛,但无充血发炎,亦不化脓。
⑺其他症状:可同时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纳呆,腹泻;呼吸系统症状如咽痛,咳嗽,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部分病人可有肝、脾肿大,出血倾向。极少数病人有中毒精神症状。
2.中期(器官损伤期):约在起病后3~14天,此期患者经过了早期的感染中毒败血症之后,出现器官损伤表现,如咯血、肺弥漫性出血、黄疸、皮肤黏膜广泛出血、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和肾功能不全、脑膜脑炎等。此期的临床表现是划分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肾型和脑膜炎型等的主要依据。
⑴流感伤寒型:多数患者以全身症状为特征。起病急骤,发冷,发热(38~39℃)头痛,眼结膜充血,全身肌痛尤以腓肠肌为显著,并有鼻塞、咽痛、咳嗽等。
⑵肺出血型:在钩端螺施体血症基础上,出现咳嗽、血痰或咯血,根据胸部X片病变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心肺功能表现,临床上可分肺普通出血型与肺弥漫性出血型。
⑶黄疸出血型:多由黄疸出血血清型钩端螺施体引起。临床以黄疸出血为主,病死率较高。本型可分为3期,即败血症期、黄疸期和恢复期。肾功能衰竭是黄疸出血型常见的死因,约占死亡病例的60%~70%。本型20%~30%的病例尚可出现脑膜刺激症状。
⑷肾功能衰竭型:临床症状以肾脏损害较突出,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少尿、尿闭,出现不同程度的氮质血症、酸中毒。严重病例可因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⑸脑膜脑炎型:在散发型无菌性脑膜炎病例中,钩端螺施体病脑膜炎型约占5%~13%。临床上以脑炎或脑膜炎症状为特征,剧烈头痛、全身酸痛、呕吐、腓肠肌痛、腹泻、烦躁不安、神志不清、颈项强直和阳性的克氏征等。
3.恢复期或后发症期。患者热退后各种症状逐渐消退,但也有少数病人退热后经几日到3个月左右,再次发热,出现症状,称后发症。
⑴后发热:在第1次发热消退后1~5天,发热再现,一般在38~38.5℃,半数病人伴有周围血嗜酸粒细胞增高,无论用药与否,发热均在1~3天内消退。极个别病人可出现第3次发热(大约起病后18天左右),3~5天内自然退清。
⑵眼后发症:多见于北方,可能与波摩拿型有关。常发生病后1周至1月,以葡萄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炎为常见,巩膜表层炎、球后视神经炎、下班体混浊等也有发生。
⑶神经系统后发症:①反应性脑膜炎少数患者在后发热同时伴有脑膜炎症状,但脑脊液检查正常,不治也可自愈;②闭塞性脑动脉炎又称烟雾病,见于钩端螺施体波摩那型病例,是钩端螺施体病神经系统中最常见和最严重并发症之一。男女发病率无差别。表现为偏瘫、失语、多次反复短暂肢体瘫痪。
⑷胫前热:极少数病人的两侧胫骨前皮肤于恢复期出现结节样红斑,伴发热,2周左右消退。与免疫反应有关。
三、医技检查
1.常规与血液生化检查:无黄疸病例的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升高;黄疸病例的白细胞计数大多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出血患者可有贫血、血小板减少。尿常规检查中70%的病人有轻度蛋白尿、白细胞、红细胞或管型出现。黄疸病例有胆红素增高。一般在病期第1~2周内持续上升,第3周逐渐下降,可持续到1个月以后,血清转氨酶可以升高,但增高的幅度与病情的轻重并不平行。50%的病例有肌酸磷酸激酶(CPK)增高(平均值是正常值的5倍)。
2.特异性检测
⑴病原体分离:钩端螺施体不易着色,一般显微镜很难观察到,必须采用黑底映光法直接查找钩端螺施体。在发病10天内可从血液及脑脊液中分离出钩端螺施体。第2周尿中可检出钩端螺施体。钩端螺施体从体液或组织中分离需要特殊的实验室技术和培养基。
⑵血清学试验:①凝集溶价试验(凝溶试验);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③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④间接红细胞溶解试验;⑤间接荧光抗体法。
四、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在夏秋季,病前l~3周内有与流行地区疫水或鼠、猪等的排泄物接触史。
2.临床特点:突起畏寒、高热,伴剧烈头痛、腰痛、腓肠肌痛与压痛,全身无力,眼结膜充血,局部淋巴结肿痛,可有皮肤、黏膜出血点,肝脾肿大。部分病例于病程中出现黄疸及出血,或肺大出血,或腹泻休克,或明显肾损害,或脑膜脑炎等表现。少数病例在晚期或恢复期后可伴发虹膜睫状体炎、葡萄膜炎、闭塞性脑动脉炎等。
3.实验室检查
⑴血象: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增多,中性粒细胞轻度增多。
⑵尿液:常有轻度蛋白尿,红、白细胞及管型,肾功衰竭及重症黄疸出血型者尿液改变明显。
⑶肝功:黄疸出血者肝功有明显损害。
⑷病原分离:取早期血、脑脊液及第二周以后尿液进行培养或动物接种阳性。
⑸血清学检查:凝集溶解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双份血清效价呈4倍增长可确诊。单份血清检查则凝集溶解试验效价达l:400以上或补体结合试验l:40以上有诊断价值。间接凝集试验(血凝、炭凝哥L凝试验)、致敏红细胞溶解试验及ElISA可测定特异抗体。
具备1、2两项可做临床诊断。分离出病原或特异免疫试验阳性可确诊。
五、容易误诊的疾病
本病临床表现非常复杂,因而早期诊断较困难,容易漏诊、误诊。临床确诊需要有阳性的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结果,而这些特异性检查往往又需时日。所以为了做好诊断,必须结合流行病学特点、早期的临床特点及化验等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与其他疾病鉴别。
1.发热与其他急性发热性疾病相鉴别。伤寒、流感、上感、疟疾、急性血吸虫病、恙虫病、肺炎、流行性出血热、败血症等。除依靠临床特点外、流行病学病史、蛋白尿以及氮质血症的出现,往往对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线索。
2.黄疸与黄疸型肝炎相鉴别。肝炎是以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为显著,无眼结合膜充血和腓肠肌压痛、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低、肝功能ALT、AST明显异常、CPK不增高。流行病学史和血清学试验可资鉴别。
3.有肾脏损害而无黄疸需与肾炎相鉴别。钩端螺施体病具有急性传染性热性发病过程,有结合膜充血、肌痛明显,血压多正常,无水肿。
4.肌痛与急性风湿热相鉴别。急性风湿热的疼痛多分游走性的关节疼痛,而钩端螺施体病的肌痛以腓肠肌为基。
5.出血与上消化道出血、血尿、白血病、血小板减少及再生不良性贫血等疾病相鉴别。咯血应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肿瘤等疾病鉴别,通过肺部X线摄片或CT等检查加以鉴别。
6.脑膜脑炎型与流行性乙型脑炎相鉴别。乙型脑炎病情凶险、抽搐、昏迷等脑部症状比钩端螺施体病明显,尿常规、肝功能多正常。
六、治疗原则
1.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早期应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维生素B和C以及容易消化的饮食;并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出血严重者应立即输血并及时应用止血剂。肺大出血者,应使病人保持镇静,酌情应用镇静剂;肝功能损害者应保肝治疗,避免使用损肝药物;心、肝、肾、脑功能衰竭者治疗可参考有关章节。
对各型钩端螺施体病均应强调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卧床休息和就地治疗,减少搬运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
2.抗菌治疗:为了消灭和抑制体内的病原体,强调早期应用有效的抗生素。如治疗过晚,脏器功能受到损害,治疗作用就会减低。青霉素应早期使用,有提前退热,缩短病期,防止和减轻黄疸和出血的功效,首次剂量为40万U,以后治疗剂量每天120~160万U,分3~4次肌肉注射,避免发生赫氏反应,儿童剂量酌减或与成人基本相同。疗程7天,或体温正常后2~4天。重症病例剂量加大至每天160万~240万U,分4次肌注,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其他抗生素如四环素、庆大霉素、链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氨苄西林等亦有一定疗效。
近年来国内合成的咪唑酸酯及甲唑醇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的效果,两种药物均可口服,副作用不大。咪唑酸酯的剂量成人首次1g,以后每天4次,每次0.5g,待体温恢复正常后2~4天停药。重症患者可增至每天3g,分3次口服,待病情好转后改为每天2g,平均疗程5~7天。约8.1%的病例出现赫氏反应,较青霉素的赫氏反应轻,不需要特殊处理。本品口服后迅速被消化道吸收分布全身,并通过血脑屏障,可作预防用药,主要的副反应为消化道症状、皮疹等。
甲唑醇的剂量成人首次口服剂量1g,以后每天3~4次,每次0.5g,疗程5~7天或热退后3天停药。本品治愈率达94.31%,无赫氏反应。仅部分病人有头晕、腹痛、肠鸣、偶有皮疹、口干等反应。
赫氏反应多发生于首剂青霉素G注射后30分钟~4小时内,因大量钩端螺施体被杀灭后释放毒素所致,其症状为突然寒战、高热、头痛、全身酸痛、心率、呼吸加快,原有的症状加重,并可伴有血压下降、四肢厥冷、休克、体温骤降等,一般持续30分钟至1小时,偶可导致肺弥漫性出血,应立即应用氢化考的松200~300mg静滴或地塞米松5~10mg静注,伴用镇静降温、抗休克等治疗。
3.后发症治疗:一般多采取对症治疗,可取得缓解,重症患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加速恢复。
⑴葡萄膜炎扩瞳:用1%阿托品溶液滴眼每日数次,如虹膜粘连不能使瞳孔充分扩大,可再用10%新福林溶液滴眼,1%新福林结膜下注射或用强力扩瞳剂(1%阿托品、4%可卡因、0.1%肾上腺素各0.1ml)结膜下注射等;使瞳孔扩大至最大限度,尽量使已形成的虹膜后粘连拉开。扩瞳后每天以1%阿托品点眼1~3次,至痊愈后2周。眼部热敷,每天2~4次,每次20分钟。局部用可的松滴眼或结膜下注射。重症患者可口服肾上腺皮质激素。其他可用1%~2%狄奥宁滴眼,内服水杨酸钠;对后部的葡萄膜炎可用烟酸、妥拉苏林、654-2、碳酸氢钠静滴以及维生素B1、B2等。治疗均无效时可用免疫抑制剂。
⑵脑内闭塞性动脉炎:多采取大剂量青霉素G、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亦可用血管扩张剂如烟酸、氢溴酸樟柳碱(AT-3)、氨茶碱、理疗及针灸等疗法。争取迟早治疗,否则可能遗留不同程度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