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超市
中国医院协会
退出  |  刷新
问与搜帮助中心网站地图 中国康网
中国康网频道网站 当前:全国
医院
医生
疾病
药物
医院圈子
搜索问吧内容
按拼音浏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部位浏览
全身 头部 面部 眼部 耳部
口部 鼻部 颈部 脊柱 胸部
腰部 腹部 臀部 生殖部位
皮肤 上肢 下肢 手部 足部
按疾病系统
跳过导航链接
传染病(感染性疾病)
循环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血液及淋巴疾病
内分泌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精神疾病
心理疾病
代谢性疾病
营养性疾病
风湿免疫性疾病
化学物理因素所致疾病
骨科疾病
妇产科疾病
儿科疾病
皮肤病
性传播疾病
耳鼻咽喉科疾病
眼科疾病
口腔疾病
遗传疾病
肛肠疾病
你的位置: 疾病百科 -> 按疾病系统浏览 -> 循环系统疾病 ->室性期外收缩
疾病名称:室性期外收缩
其他名称:室性期前收缩,室性过早搏动,室早
疾病编码:ICD-9:427.609 ICD-10:I49.302
所属部位:胸部,
所属科室:心内科
擅长治疗的医院 擅长治疗的医生 相关药物

http://www.zgkw.cn 日期:2009-11-19
    一、概述
 
    室性期外收缩(premature ventricular beats),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正常人与各种心脏病患者均可发生。正常人发生室性期前收缩的机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心肌炎、缺血、缺氧、麻醉和手术等均可使心肌受到机械、电、化学性刺激而发生室性期前收缩。洋地黄、奎尼丁、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之前常先有室性期前收缩出现。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镁等)、精神不安、过量烟、酒、咖啡亦能诱发室性期前收缩。

    二、临床表现
 
    1.症状和体征:患者可感到心悸不适,当室性期前收缩发作频繁或呈二联律,可导致心排出量减少。如患者已有左室功能减退,室性期前收缩频繁发作可引起晕厥。室性期前收缩发作持续时间过长,可引起心绞痛与低血压。听诊时,室性期前收缩后出现较长的停歇,室性期前收缩之心音强度减弱,仅能听到第一心音。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颈静脉可见正常或巨大的a波。
 
    2.并发症:如出现频发的室性期前收缩可引起头晕、乏力,甚至诱发心绞痛发生。

    三、医技检查

    1.心电图。心绞痛、心肌梗塞病人常规做心电图。

    2.心电监测。随时捕捉室早变化的踪影,以便及时处理。

    四、诊断依据

    1.室性期外收缩常无与之直接相关的症状。每一患者是否有症状或症状的轻重程度与早搏的频发程度不直接相关。患者可感到心悸、类似电梯快速升降的失重感或代偿间歇后有力的心脏搏动。

    2.听诊时,室性期外收缩后出现较长的停歇,室性期外收缩之第二心音强度减弱,仅能听到第一心音。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颈静脉可见正常或巨大的a波。

    3.心电图表现

    ⑴提前发生的QRS波群,时限通常超过0.12秒、宽大畸形,ST段与T波的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⑵室性期外收缩与其前面的窦性搏动之间期(称为配对间期)恒定。

    ⑶室性期外收缩很少能逆传心房,提前激动窦房结,故窦房结冲动发放未受干扰,室性期前收缩后出现完全性代偿间歇,即包含室性期前收缩在内前后两个下传的窦性搏动之间期,等于两个窦性RR间期之和。如果室性期前收缩恰巧插入两个窦性搏动之间,不产生室性期前收缩后停顿,称为间位性室性期前收缩。

    ⑷室性期外收缩的类型:室性期外收缩可孤立或规律出现。二联律是指每个窦性搏动后跟随一个室性期外收缩;三联律是每两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个室性期外收缩;如此类推。连续发生两个室性期外收缩称成对室性期外收缩。连续三个或以上室性期外收缩称室性心动过速。同一导联内,室性期外收缩形态相同者,为单形性室性期外收缩;形态不同者称多形性或多源性室性期外收缩。

    五、容易误诊的疾病

    应与下列心律失常相鉴别。

    1.室性期前收缩与房性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⑴房性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时:其宽大畸形的QRS波前有异位房性P′波,P′波与QRS波的方向一致,P′-R间期应大于0.12秒;而室性期前收缩与P波无关,P波可在室性期前收缩QRS波之前或之后,或重叠在QRS-T波群中。

    ⑵房性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性期前收缩的QRS波起始向量不同:前者与窦性心律相同,后者则可不同。

    ⑶房性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时:其QRS波畸形宽大的程度与R-P′间期长短有关,如R-P′间期长则畸形较轻,若R-P′间期短,QRS波群畸形明显。室性期前收缩无此规律。

    ⑷室性期前收缩的代偿间歇常是完全性的,而房性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的代偿间歇是不完全性的。

    2.室性期前收缩与房室交接区性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的鉴别 当房室交接区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时,如未逆传到心房则畸形宽大的QRS波前无逆行P′波,此时鉴别有一定困难,下列两点有利于房室交接区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的诊断:

    ⑴期前收缩联律间距愈短,QRS波畸形宽大愈明显。

    ⑵宽大畸形的QRS波在V1导联呈三相性。

    ⑶房室交接区性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如逆行至心房产生P′波:P′-R间期应<0.12秒,则可确诊。而室性期前收缩无此特点。但是逆行P′波在QRS波后出现,并且连续出现,则认为房室交接区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可能性大,但不能完全排除室性期前收缩。

    3.室性期前收缩伴室性融合波与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的特点是:
   
    ⑴室性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不固定。

    ⑵QRS波形态不同:而室性期前收缩伴室性融合波时室性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是固定的,所发生的融合波是较少见的,大多数室性期前收缩无融合波,故QRS波形态大多是相同的。

    4.心房颤动时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性期前收缩:在服用洋地黄过程中,前者提示洋地黄的用量还不够,而后者提示洋地黄过量。两者的鉴别点有:

    ⑴室性期前收缩联律间期相等:而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是由心房颤动下传的,通常无固定的间期。

    ⑵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的起始向量与正常QRS波的起始向量相同,而室性期前收缩无此规律。

    ⑶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时在V1导联上常呈现三相型右束支阻滞(呈rSR′型),而室性期前收缩较少见到。

    ⑷心室率缓慢的心房颤动中多出现室性期前收缩,而心室率快的心房颤动中多出现室内差异性传导。

    ⑸宽大畸形的QRS波与正常QRS波交替出现者为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特别对期前收缩联律间期固定者,而室内差异性传导一般不出现上述规则。

    六、治疗原则

    应参考有无器质性心脏病,是否影响心排血量以及发展成为严重心律失常的可能性而决定治疗原则。

    无器质性心脏病基础的过早搏动,大多不需特殊治疗。有症状者宜解除顾虑,由紧张过度情绪激动或运动诱发的过早搏动可试用镇静剂和β-受体阻滞剂。

    频繁发作,症状明显或伴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宜尽快找出早搏发作的病因和诱因,给予相应的病因和诱因治疗,同时正确识别其潜在致命可能,积极治疗病因和对症治疗。

    除病因治疗外,可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房性和房室交接处早搏大多选作用于心房和房室交接处的Ⅰa、Ⅰc、Ⅱ、Ⅳ类药,而室性早搏则多选用作用于心室的Ⅰ类和Ⅲ类药。有潜在致命危险的室性早搏常需紧急静脉给药。以Ⅰb类为首选。急性心肌梗塞初期仍常首选静脉内利多卡因。心肌梗塞后若无禁忌,则常用β-阻滞剂治疗。原发或继发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患者,禁用Ⅰ类药,原发性者可选用β-阻滞剂、苯妥英或卡马西平。继发性者去除病因,宜用异丙肾上腺素或心房或心室起搏治疗。

    近年研究(CAST1989)提示,抗心律失常有增加死亡率危险。即使有心脏病患者控制室性过早搏动,亦无证据证明使猝死率降低(除心肌梗塞后用β-受体阻滞剂外)。因此应用抗心律失常药应权衡其利弊。国内曾有非心肌梗塞心律失常患者(主要为过早搏动)较大系列多中心试验、较长时期随访,室上性心律失常用普鲁帕酮、莫雷西嗪、室性心律失常用普鲁帕酮、莫雷西嗪、美西律治疗具有一定疗效,未发现严重心脏事件,但用药过程中仍需密切随访监测其效果和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对有心功能不全者尤需谨慎。

    1.出现早搏时不必过于紧张,请医生进一步检查早搏原因,评价早搏的严重程度。如果能找到早搏原因,只要将诱发早搏的原因去除,治好诱发早搏的疾病,早搏便可逐步消除。如果无法找到早搏原因,请医生决定是否需要对早搏进行治疗。绝大部分早搏的病人愈后都是良好的。

    2.偶发性早搏,对血液循环的影响不大,尤其是并非由其它疾病引起的,早搏本身亦非严重疾病,一般不必治疗,所以病员应消除思想顾虑,保持乐观情绪。

    3.频发性早搏,尤其在心脏病基础上可能演变为严重心律紊乱,或可能导致心绞痛与心力衰竭的,应注意治疗。可以缓解早搏的药物很多,如心得安、异搏停、慢心律、乙胺碘呋酮、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等,这些药的药性多较剧烈,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治疗应有耐心,不要频繁地换药,待早搏控制后,仍需用少量药物维持,以免病情反复。

    药物治疗无效的频发早搏,病人无法耐受,或有一定恶性程度,可做射频消融治疗,部分病人可获根治。

    对于找不到病因的频发早搏,可能很早以前就已发生,许多病人已经习惯,经医生评价为良性者,可以不必治疗。

    4.不吸烟,不饮酒,饮食不过饱,少吃刺激性食物。注意劳逸结合,睡眠充足。活动后早搏不增多的慢性病人应适当参加文体活动。

    七、预后和预防

    1.预后:室性期前收缩大量出现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也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健康人。其预后决定于产生室早的基本原因、心脏病变的程度、全身情况及室早出现的频率和性质。这些因素的不同,室早的预后差别较大,从仅有轻微心悸症状到发生猝死。大多数功能性室早无基础心脏病,也无临床症状,不需治疗,预后良好。业已证明室早是预测恶性心律失常和冠心病死亡率的独立预测指标,器质性室早最重要的是增大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因此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出现的室早应积极控制,以预防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减低猝死的危险。

    2.预防:①积极治疗原发病,消除期前收缩的原因,如纠正电解质紊乱,改善心肌供血,改善心脏功能等;预防外感;正确、按时服药。②避免精神紧张,保持精神乐观、情绪稳定;起居有常,勿过劳;戒烟酒,减少本病的诱发因素;饮食有节,少食肥甘厚腻的食品。③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控制体重。

声明:本站提供的疾病相关资料不作为患者诊断和治疗的最后依据
上一疾病:室间隔缺损 下一疾病:室性心动过速
医院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