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急性化脓性乳突炎是乳突气房黏膜及骨质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发病以儿童多见。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时,常伴有乳突气房炎症反应,但无骨质破坏,中耳的炎症消退后,乳突气房黏膜的炎症亦将恢复正常。急性乳突炎实际上为急性中耳炎之后续,故常称为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也有人认为急性化脓性乳突炎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并发症之一。致病菌以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最常见。该疾病的病因:
急性化腔性中耳炎时,若机体抵抗力减弱,致病菌毒力强或治疗处理不当,中耳炎症继续发展,鼓窦入口被肿胀黏液堵塞,乳突内脓液引流不畅,气房黏液坏死脱落,骨壁脱钙坏死,气房融合形成脓腔,称融合性乳突炎。由溶血性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引起者,气房内充满血性渗出物,称出血性乳突炎。若乳突气化不良,则表现为乳突骨髓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不彻底,虽全身及局部症状不明显,而乳突内炎性病变仍在进行,称隐蔽性乳突炎。若乳突炎症未得到控制,破坏乳突邻近骨壁,可引起颅内、外并发症。自抗生素广泛应用以来,急性乳突炎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已大为减少。
二、临床表现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恢复期中,耳痛、耳聋加重,耳流脓增多或突然减少,全身症状明显加重。
2.乳突部皮肤轻度肿胀、潮红,鼓窦外侧壁及乳突尖明显压痛,骨性外耳道后上壁红肿、塌陷。
3.并发症:严密观察并发症发生,乳突炎特别是骨疡型和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急性发作作时,因引流障碍,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感染可经骨壁的破坏区,扩展或通过骨鳞缝、前庭窗、蜗窗等自然了孔道,或经血管及骨血栓性静脉炎,而使感染蔓延至邻近组织器官,引起各种并发症;颅外有面神经麻痹、迷路炎、颈部脓肿等。颅内有硬脑膜外脓肿,硬脑膜下脓肿,乙状窦血栓静脉炎,脑膜炎、脑脓肿、脑积水等。凡化脓性中耳乳突炎病人,有耳痛及头痛增重,畏寒发热、眩晕,恶心呕吐、神志改变等,均应考虑并发症发生的可能。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才能减少病痛,挽救生命。
三、医技检查
乳突X线拍片见气房模糊,脓腔形成后房隔不清,融合为一透亮区。
四、诊断依据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流脓后、临床表现无改善或反而加重者,多应考虑该疾病。患者如有耳痛、耳周肿胀或有其他儿科并发症的表现,即使近期无急性中耳炎的发作史,也应考虑急性乳突炎的可能。听力学检查及X线检查虽有助于诊断,但并不具有特异性,而CT检查无论是对诊断或对手术治疗均有指导意义。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常使症状不典型或隐匿不显著而易被延误诊断。儿童患者因急性乳突炎发病时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而易误诊为消化道症状。
五、容易误诊的疾病
应与外耳道疖、耳后软组织炎性疾病鉴别。
急性乳突炎与外耳道疖鉴别要点
疾病名称
|
急性乳突炎
|
外耳道疖
|
病史
|
有中耳炎病史
|
有挖耳等外伤史
|
体温
|
一般有体温升高
|
一般正常
|
耳痛
|
耳深部痛,常伴同侧头痛
|
耳痛,咀嚼或张口时加重
|
压痛
|
乳突尖及鼓窦区压痛
|
耳廓有牵引痛、耳屏压痛
|
听力
|
传导性聋
|
听力正常或轻度传导性聋
|
耳流脓
|
黏脓、量多
|
纯脓、量少
|
鼓膜
|
充血、穿孔
|
无穿孔
|
耳廓后沟
|
可消失
|
存在或消失
|
X线摄片
|
气房模糊或有透亮区
|
正常
|
六、治疗原则
1.早期:全身及局部治疗基本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尤需注意及早应用大剂量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改善局部引流,炎症可能得到控制而逐渐痊愈。若脓液引流不畅,炎症未能控制或出现可疑并发症时,应立即行单纯乳突切开术。
2.单纯乳突切开术(simple mastoidectomy)是在完整保留外耳道壁的情况下,清除乳突腔内全部气房的病变组织,不触动鼓室结构,保持原有听力的手术。手术目的是清除乳突内气房、鼓窦及鼓窦入口的化脓性病变,建立乳突、鼓窦及中耳的良好引流,促使中耳及乳突炎症消退,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适用于急性融合性乳突炎、隐蔽性乳突炎、已出现并发症或有并发症可疑者。
七、预防
1.预防急性乳突炎的发生,在于积极、及时地治疗急性中耳炎。
2.急性乳突炎发生后,在一定时间内将自行溃破,向外扩展,应及时去医院施行单纯乳突凿开术,将其中耳、乳突处的化脓物质引流物清除干净,以防向外扩展,形成耳后脓肿,向内扩展形成脑膜炎等颅内并发症。
3.应提高病人身体健康素质,加强营养,提供充足的蛋白质与维生素饮食,增强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