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恶性组织细胞病(恶组)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组织细胞的恶性增生性疾病。临床表现以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和进行性衰竭为特征。恶组多见于青壮年,以20—40岁者居多,男女发病为2~3:1。本病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型。国内以急性型为多见。起病急骤,病情凶险且病程较短,未经化学治疗者大多数病例在起病6个月内因消耗衰竭、肝肾衰竭、胃肠道及颅内出血而死亡。由于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目前国内诊断本病仍主要依靠临床表现,骨髓细胞形态及(或)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早期诊断较困难。
1.流行病学: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结合国内文献,1—40岁常见(68.4%),男女之比约3:1。
2.病理生理:异常组织浸润是本病基本特点,累及广泛。主要病理改变为:异型组织细胞呈斑片状浸润,有时为粟粒、肉芽肿或结节状改变,一般不形成肿块也无所谓原发或转移病灶。
二、临床表现
1.症状体征:发热为其首见及常见症状,多为不规则高热。①造血器官受累表现:全血细胞减少引起的贫血、感染、出血。肝、脾和淋巴结肿大。②非造血器官受累表现:肺部病变多见,咳嗽、咯血甚至呼吸衰竭。浆膜腔积液也为常见症状,表现为胸水及心包积液。
2.并发症:高热衰竭、出血和感染,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三、医技检查
1.实验室检查
⑴周围血象:全血细胞减少。早期表现为中度贫血,血片边缘和末梢可见异型组织细胞。
⑵骨髓象:多数增生活跃,增生度与异组浸润度有关。
2.X线:胸部X射线摄片多有改变,如弥漫性或间质性浸润、散在的粟粒状及小结节状阴影,或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等,但X射线表现一般为非特异性,而经常与并发症同时存在。
3.CT、MRI检查:发现头颅、腹部、肝、脾、腹膜后淋巴结及胸部等病变。
4.B超:肝脾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腹水等。
四、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长期高热,少数有寒战,进行性全身衰竭,淋巴结、肝、脾大,还可有黄疸、出血、皮肤损害和浆膜腔积液等。
2.实验室检查
⑴血象:全血细胞减少,尤其是中性粒细胞进行性减少。血片中可见少量异常组织细胞及(或)不典型的单核细胞(浓缩法阳性率较高)。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低者有参考价值。
⑵骨髓涂片检查:发现数量不等的多种形态的不正常组织细胞,并带有各种血细胞被吞噬的现象(各种细胞的形态特点如下)。异常组织细胞及(或)多核巨组织细胞是诊断本病的细胞学主要依据。
各种组织细胞形态如下:①异常组织细胞:胞体较大(直径20~50μm),外形多不规则,常有伪足样突起;胞浆比一般原始白细胞丰富,呈蓝或深蓝色,深蓝者常无颗粒,浅蓝者可有少数嗜苯胺蓝颗粒,可有多少不一的空泡;核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有时呈分支状,偶有双核,核染色质细致,呈网状;核仁隐显不一,常较大而清晰,l~3个不等。尚可见到早幼粒细胞样异常组织细胞。②多核巨组织细胞:胞体大,直径可达50μm以上,外形不规则;胞浆蓝或灰蓝,无颗粒或有少数小颗粒;含有3~10个或多叶核,核仁隐或显。③吞噬形组织细胞:形态与一般分化的组织细胞相似,体积大,外形不规则;单核或双核,椭圆形、偏位、染色质疏松;核仁隐约可见;胞浆丰富,含有被吞噬的红细胞或其残余碎片、幼红细胞、血小板及中性粒细胞。此外,还有一些单核样、淋巴样和浆细胞样组织细胞,其意义不清楚,不作为诊断依据。
⑶病理检查:骨髓或肝、脾、淋巴结及其他受累组织的切片中发现异常组织细胞浸润,并有吞噬各种血细胞现象以及组织结构的改变。
3.排除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
五、容易误诊的疾病
恶性组织细胞病应与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急性白血病、骨髓转移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鉴别。
六、治疗原则
1.支持治疗:包括降温治疗,采用物理措施降温,必要时适当应用皮质激素;注意预防和治疗继发感染;患者往往有高热、大汗,注意水电介质平衡;纠正贫血,可输新鲜全血或充氧血;预防出血,血小板过低可输注血小板悬液。
2.化疗:不管应用单药化疗或联合化疗,效果均不满意,难以得到持久的完全缓解。一般可采用治疗恶性淋巴瘤或治疗急性白血病的化疗方案治疗,少数缓解期可达6—12个月。
重症病例病程进展快。未经治疗的自然病程为三个。轻型起病缓,进展慢,未经治疗可存活1年以上。对治疗有反应者,获得缓解的病人,生存期可延长。
七、预后
单纯累及皮肤而无内脏器官侵犯者预后较佳,可存活10多年。侵犯内脏的病例,预后都很差,与年龄、性别、侵犯部位等因素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