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尿酸性肾病是由于血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所致的肾损害,通常称为痛风肾病,临床表现可有尿酸结石,小分子蛋白尿、水肿、夜尿、高血压、血、尿尿酸升高及肾小管功能损害。本病西方国家常见,国内以北方多见,无明显的季节性,肥胖、喜肉食及酗酒者发病率高。男女之比为9:1,85%为中老年人。尿酸是人类嘌呤类化合物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正常人体内尿酸的生成率和清除率维持着稳定平衡。尿酸合成过多和排泄障碍均可产生高尿酸血症。
1.发病机制:尿酸经肾小球滤过后,98%被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尿中排出的尿酸主要由远端肾小管分泌。当血尿酸升高,肾小球分泌增多,流经近端肾小管时,该部位负荷加重,久而久之导致近端肾小管损伤。其次,远端肾小管和集合管的低pH值、脱水状态,有助于或促进尿酸盐-尿酸结晶在局部肾组织的沉积,引起化学炎症反应。
2.病理生理:早期和急性期可见肾小管内有结晶物质沉积,甚至有微小结石形成,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间质水肿,尤以髓质部严重。慢性期可见针状、双折光放射形排列的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肾间质,肾小管内,此为尿酸肾病特征性病理变化;晚期肾间质纤维化使肾萎缩,纤维组织压迫血管引起肾缺血,肾小动脉硬化及肾小球纤维化。
二、临床表现
1.症状体征
⑴肾外表现:关节炎、痛风石、痛风结节、高脂血症、高血压及心力衰竭等。
⑵肾脏损害表现:水肿、蛋白尿、高血压、夜尿;有肾结石者表现为腰痛、血尿或尿频、尿急、尿痛和发热。尿酸性肾病可有两种肾损害:形成尿路结石;尿酸所致肾实质损害。这两种肾损害亦可同时并存,其临床表现有以下三种:①慢性高尿酸血症: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多伴有痛风性关节炎或痛风石;肾损害早期表现为轻度蛋白尿,少量红细胞及尿浓缩功能减退;后期有高血压、肾功能减退,少数导致尿毒症。肾活俭可见髓质内有放射状针形尿酸结晶及肾间质慢性炎症改变。②急性尿酸性肾病:起病急,多见于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瘤放疗、化疗后。临床表现为少尿甚至无尿,以及肾功能急剧恶化(即急性肾衰竭)。尿中可见大量尿酸结晶和红细胞。如不及时治疗,则病情继续恶化,患者最终死于肾衰竭。③尿酸性结石:多无症状,可发生血尿,伴或不伴肾绞痛,结石为透光性,腹部平片多显示不出,往往要经过静脉肾盂造影才能发现。尿石成分为尿酸或其盐类。
2.并发症: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冠心病。
三、医技检查
1.实验指检查
⑴血常规:白细胞升高,可有轻、中度贫血。
⑵血沉增快。
⑶血生化检查:①血尿酸:升高,男性>416mmol/L,女性>357mmol/L。②尿尿酸:增加>4.17mmol/d。③肾功能:晚期Scr及BUN升高。
2.影像学检查
⑴X线检查:①KUB平片:单纯尿酸结石可透过X线,如合并草酸钙或磷酸钙成分,则X线可见结石影;②IVP:有助于单纯尿酸结石的诊断。
⑵B超:肾内可见强回声团,其后有声影;输尿管结石及肾盂积水。
四、容易误诊的疾病
应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鉴别。
五、治疗原则
1.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及富有嘌呤类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大量饮水,使每日尿量达2000ml有利于尿酸排出。
2.药物治疗
⑴增加肾脏排泄尿酸:①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以增加尿酸的溶解度;②丙磺舒:能抑制肾小管尿酸的重吸收。③痛风利仙:有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较轻。
⑵减少体内尿酸合成:别嘌呤醇:可抑制尿酸合成,此药有肝损害及白细胞降低及皮疹等不良反应。
⑶关节炎治疗:①秋水仙碱:关节炎急性发作时可应用;②非甾体类抗炎药:包括消炎痛、保泰松及扶他林等药可酌情应用。
六、预后
如能早期诊断,积极治疗,预后较好。若延误诊治可发展为尿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