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出血性输卵管炎是急性输卵管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在输卵管间质层发生出血,突破黏膜上皮进入管腔,甚至由伞端流入腹腔,引起输卵管及腹腔积血。此病国外文献报道甚少,国内多误诊仅剩少数病例有报道。但近十年报道逐渐增多,已逐步为临床医生所认识,已不成为罕见病例,且作为妇产科新的急腹症之一。
1.病因:不十分明确。出血性输卵管炎的致病微生物不明,也可能是妇科手术后,特别是人工流产术后引起的亚临床感染,且伴有程度不等的宫颈或宫腔粘连,导致经血或输卵管出血的血液逆流入腹腔。也与妇产科手术有关,尤其是近期(2个月)有过人工流产者,也与术者无菌观念淡薄、动作粗暴有关;输卵管通畅试验,小切口输卵管结扎术时反复钩取、提夹输卵管等。此外,经血逆流者开腹时见输卵管伞端有活动性出血不能排除有出血性输卵管炎。
2.发病机制:推测可能为某些细菌特别是厌氧菌或病毒等潜在深部生殖器官作为条件致病微生物,在妇科、计划生育手术操作、妊娠、分娩或月经时易致机体免疫失衡,引起输卵管炎症,使血管通透性增高,导致间质层血管破裂出血。
二、临床表现
1.症状:多数患者有分娩、宫腔操作、妇科检查史;发病前无性生活史,可以有停经史。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下腹痛伴肛门坠胀感,腹痛开始于腹部一侧,以后全下腹呈持续性疼痛,腹痛至就诊时间从数小时至10天不等,平均48h。多有停经史,多数腹腔内出血不超过200ml。严重者可表现为头昏、心悸等症状。也有恶心、呕吐等类似早孕反应,重症可有颜面苍白、晕厥。
2.体征:发热、脉率快,下腹痛,反跳痛,严重者表现为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低血压。妇科检查:宫颈举痛,后穹隆触痛,附件触痛或有增粗或包块。
3.并发症:严重者可发生出血性休克。
三、医技检查
1.实验室检查
⑴血常规:血红蛋白值在正常范围,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升高。
⑵尿妊娠试验阴性。
⑶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试验。
2.辅助检查
⑴B型超声检查:见附件包块及腹腔积液。
⑵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性液体,少则1ml,多则5ml以上,呈淡红色或血水样,很少有暗红色或陈旧性血液。
⑶腹腔镜检查:见腹腔积血,一侧或双侧输卵管增粗、充血、水肿或与周围粘连等。可能有输卵管伞端活动性出血,无输卵管妊娠的着床肿块及破裂大出血的表现。
四、容易误诊的疾病
须与输卵管妊娠破裂、黄体血肿破裂、经血输卵管逆流入腹腔、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盆腔脓肿、阑尾炎等鉴别。出血性输卵管炎与输卵管妊娠症状十分相似,需要加以鉴别。
五、治疗原则
1.中药治疗:输卵管炎属中医“带下”、“痛经”、“症瘕”、“不孕”等范畴。慢性输卵管炎导致的阻塞性不孕,主要是“淤滞”,行气活血化瘀为其治疗大法,应采取综合治疗的措施,全身用药和局部用药相结合,要重在局部用药。中药保留灌肠法,灌肠方是我们多年的临床经验方,主要药物有:山甲、三棱、莪术、桃仁、透骨草、路路通、败酱草等,以活血化瘀为主,佐以清热解毒,保留灌肠法使药直达病灶,作用快、疗效明显、无毒副作用,有利于炎症引起的微循环障碍,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能力,起到消炎作用,使输卵管解除粘连再通,恢复其正常功能。
2.手术治疗:出血性输卵管炎的治疗以抗感染治疗为主对有大量出血休克者可行开腹探查,手术止血。针对出血可用止血剂对症治疗,若输卵管伞端出血则可用电凝止血,也可通过腹腔镜或开腹手术并可作输卵管伞端病原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试验指导以后的治疗。一般病情不严重,进展不迅速可保守治疗。
六、预防
减少该疾病发生的关键是及早做好预防工作,从先期入手,做到以下几点:①女性在过性生活时,应注意自己及性伙伴的个人卫生。行房事前,需清洗男女双方的外生殖器,防止病菌的顺利入侵。女性当阴道有出血症状时,应自我克制禁止性生活。②女性应注意自己的外阴卫生及个人清洁卫生;注意防止来自洁具及卫生间内的感染。③广大妇女应注意自身的营养保健,加强月经期、人工流产后、分娩后的营养;增强自身体质,增加抵抗力、免疫力,减少患病的机会。④需进行人工流产术、分娩术、取放宫内节育器术,及其他官腔术时,应进行严格消毒,避免经手术将病菌带入阴道及子宫,人为造成感染。⑤患有急性输卵管病症的女性患者,要取半卧位休息,防止和限制炎性液体因体位变化而流动。进食高营养、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品。⑥女性一旦患有附件疾病,应遵守治疗原则,采取积极态度,彻底治疗,尽快控制病情,防止转为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