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尿道肉阜(caruncle)是女性尿道末端良性的息肉状赘生物,常位于尿道口的后方,并非真正的肿瘤,又名尿道肉芽肿或血管性息肉,它是女性常见的尿道疾病,真正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较小,多位于尿道口6点钟处,其他部位少见。
该病的病因还不甚了解,一般认为可能与局部损伤和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有关。
尿道肉阜可以有蒂亦可为广基的,颜色鲜红,表面光滑或有皱纹,质软而脆,易受损伤而引起出血。尿道肉阜通常都不很大,一般为0.5~1cm大小,多数长在尿道口内,少数可突出尿道口外,亦可累及尿道外口的四周。
显微镜下可见尿道肉阜由上皮、血管和肉芽组织组成,可以分为三种病理类型:以上皮增生为主的称为乳头状瘤型,以血管增生为主的称为血管瘤型,以肉芽增生为主的称为肉芽肿型。尿道肉阜很少发生恶变。
二、临床表现
1.多见于中年以上的妇女,不少病人可以完全没有症状。
2.有些则表现为局部烧灼样的疼痛,常因排尿、行走、性交或衣物摩擦而加剧;另一些病人则因局部损伤或感染可有少量出血。
3.少数病人疼痛可以十分剧烈,以致因惧怕排尿而引起尿潴留。
三、医技检查
病理检查见扩张的毛细血管、结缔组织和上皮细胞。
四、诊断依据
1.多见于老年妇女。
2.尿道外口疼痛或出血,排尿时烧灼感,尿流偏向一侧。合并感染时,有尿频、尿急症状。
3.尿道外口有红色结节、质软,可有触痛或出血。感染时可有分泌物。
4.必要时可做活检确诊并与尿道癌相鉴别。
五、容易误诊的疾病
本病诊断多不困难。如肉阜表面有破溃、感染,体积增大时,易与以下疾病混淆。
1.尿道息肉:为发生于尿道的一种良性肿瘤。息肉蒂细长,可脱出于尿道口外,呈鲜红色且与尿道深部相连。病理检查呈息肉样改变,表面为移行上皮,内含纤维血管组织。
2.尿道黏膜脱垂:表现为尿道口紫红色肿块,呈环形围绕尿道口。肿块质软、表面光滑、不伴有疼痛或触痛、易于出血。肿块中央有腔隙,可顺利插入导尿管。
3.尿道癌:表现为尿道口处肿块,表面可出现溃疡,且伴血性或脓性分泌物。触之较硬,形态不规则,有触痛。可伴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或远处转移征象。活组织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4.尿道旁腺炎:为女性尿道口两侧尿道黏膜下小腺体的非特异性感染,可形成尿道旁腺囊肿或脓肿。表现为尿道口肿痛,尿道口一旁或两旁可触及肿块伴压痛,有时可挤出脓性物或石灰质凝块。
5.尿道外口尖锐湿疣:表现为尿道外口单个或多发红色菜花样肿物,表面凹凸不平,有糜烂和渗液,触之易出血,与尿道肉阜有相似之处。但本病为性传播性疾病,多有不洁性交史,同时,阴道、阴唇、肛门等部位也可见到相似病变。确诊还须行组织病理检查。
六、治疗原则
无症状者不必处理,有症状的应行手术治疗。首选的方法是将肉阜完全切除后缝合缺损的黏膜。局部电烙常不彻底,易有复发,已很少使用。尿道肉阜切除后可留置导尿管24~48小时,拔除后多能自行排尿。
1.无症状者,不需治疗。有症状者可用雌激素软膏外用,效果良好。合并老年性阴道炎者,可用雌激素阴道栓,每晚1次,持续10~20天。以后每隔1~2周1次至完全治愈。
2.长期不愈者,可电灼、冷冻、激光或手术切除。手术切除应包括基底并将切口缝合。针刺消融术:采用射频消融仪,将消融针刺入肉阜至基底部,刺入深度根据肉阜大小而定,一般为0.3~1.0cm,功率控制在6~15W范围,消融时间为10~30分钟。当苍白范围达全部肉阜时停止治疗。对于基底较广或肉阜环绕尿道者,可选择两点或多点进行消融,对延伸尿道内部的部分应充分暴露其底部,在直视下或在尿道镜下行针刺消融。有报道该治疗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优点,特别对基底较广及延伸到尿道内的肉阜治疗效果更好,否则需行近尿道口的尿道部分切除。
七、预后
尿道肉阜经积极治疗可以治愈,但有可能复发,极少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