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epidemic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为一种新型结膜角膜炎,1969年开始流行于东南亚,1971年传到我国,为暴发流行,传染性极强,儿童比成人为轻,婴幼儿很少患本病。常发生于夏秋季节。
二、临床表现
潜伏期短,传染性强,刺激症状重。有明显的异物感,流泪、畏光、眼痛及黏性分泌物。眼睑肿胀,睑结膜高度充血、水肿,结膜充血呈点状或片状,严重者可遍及整个结膜,俗称“红眼”。常伴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耳前淋巴结肿大。也可损害角膜。
三、医技检查
1.病毒分离:从患者结膜囊内分离病毒,可找到肠道病毒70型。以患病后第1天阳性率最高,3天后开始下降,5天后为阴性。
2.分泌物涂片或结膜刮片无菌生长。
3.荧光素标记抗体染色,在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可找到特异性颗粒荧光染色。
四、诊断依据
1.常在夏秋季暴发流行,潜伏期短(约24小时),发病急,传染性强。有较重的怕光、眼痛、流泪及异物感。
2.临床症状与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相似,但分泌物少,为浆液性。结膜刮片找不到细菌。
3.其特点一是球结膜下可见点状或片状出血,甚至波及整个球结膜;二是易传染,常一家数人先后或同时患此病。
4.发病时可发生弥漫性角膜上皮点状剥脱,荧光素着色。
5.发病时可伴有上感症状,常伴有耳前或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6.7~l0天可自愈,但球结膜血管扩张弯曲,出血斑可持续相当时期。
五、容易误诊的疾病
临床诊断在流行时期较容易,但在流行初起时或散发病例,如不注意,可与细菌或其他病毒引起的结膜炎相混淆。
四、治疗原则
1.抗生素和磺胺药对该疾病基本无效,皮质类固醇减轻炎症反应。对于肠道病毒目前尚无有
效药物,仅有羟苄苯并咪唑(2-hydroxybeny benzimidazole,简称HBB)在组织培养系统中,50ug/ml能有效地抑制肠道病毒70型柯萨奇A 24型,为今后开展防治提供了实验依据。国内报告有采用冷盐水洗眼或汞剂滴眼治疗取得一定疗效者。
2.治愈标准:①炎症消退,症状消失。②角膜上皮荧光素不着色。
七、预防
是一种暴发流行的急性结膜炎。是由一种微小RNA病毒感染引起。通过患眼—手—物品—手—健眼,或患眼—水—健眼的方式传染。
1.在流行期间,其主要措施为
⑴个人卫生:不用脏手揉眼,实行分巾分盆;
⑵公共卫生:要对游泳池、浴室、理发店以及集体单位的浴池和洗脸池严加卫生管理;
⑶隔离传染源:对患者应采取隔离措施,防止传播。在本病流行期间,对于车站、码头,应加强检疫工作,严禁病人外流;
⑷在没有肯定有效的抗病毒药前,不要乱用“预防性眼药水”,以兔交叉感染;
⑸加强消毒工作:肠道病毒对热及干燥敏感,加热至60℃分钟即可灭活。常用的消毒剂如酒精(50%30秒、70%10少、90%10秒)、碘剂(0.2%PA碘1分钟)、石炭酸(1%5分钟)及甲酚(3%15分钟)都有较好的灭活作用。建议临床上采用70%酒精(90%的刺激性太强)洗手等待干燥,以作为消毒措施。临床实验证明采用干扰素点眼,可预防本病的发生,由于经济价值较高,在大流行期间尚无实际应用价值。
2.对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预防,目前尚无有效方法。AHC患病期间,避免疲劳和禁止肌肉注射,对于减轻症状或减少该合并症的发生可能直到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