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超市
中国医院协会
退出  |  刷新
问与搜帮助中心网站地图 中国康网
中国康网频道网站 当前:全国
医院
医生
疾病
药物
医院圈子
搜索问吧内容
按拼音浏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部位浏览
全身 头部 面部 眼部 耳部
口部 鼻部 颈部 脊柱 胸部
腰部 腹部 臀部 生殖部位
皮肤 上肢 下肢 手部 足部
按疾病系统
跳过导航链接
传染病(感染性疾病)
循环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血液及淋巴疾病
内分泌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精神疾病
心理疾病
代谢性疾病
营养性疾病
风湿免疫性疾病
化学物理因素所致疾病
骨科疾病
妇产科疾病
儿科疾病
皮肤病
性传播疾病
耳鼻咽喉科疾病
眼科疾病
口腔疾病
遗传疾病
肛肠疾病
你的位置: 疾病百科 -> 按疾病系统浏览 -> 口腔疾病 ->舌下腺囊肿
疾病名称:舌下腺囊肿
其他名称:
疾病编码:ICD-9:527.607 ICD-10:K11.604
所属部位:口部,
所属科室:口腔科
擅长治疗的医院 擅长治疗的医生 相关药物

http://www.zgkw.cn 日期:2009-01-19
    一、概述
 
    涎腺囊肿可发生于三对大涎腺及所有小涎腺,有潴留性囊肿及先天性囊肿两种类型,潴留性囊肿最多见,其常发生于舌下腺及小涎腺,其次为腮腺,颌下腺囊肿非常少见,是由于导管缩窄,或肿瘤、牙结石、损伤、寄生虫等造成导管阻塞所致,这种情况是一种间断的阻塞,在没有炎症时,导管的近心端腺泡扩张,形成潴留囊肿。先天性囊肿多见于腮腺,是由于胚胎发育时期遗留于深部组织内的上皮成分发展而成,发生于小涎腺的潴留囊肿称为黏液腺囊肿,发生于其余涎腺的囊肿则按其发病部位命名,即舌下腺囊肿、颌下腺囊肿及腮腺囊肿。该疾病的病因:
 
    先天性原因;各种因素所致涎腺导管阻塞、涎液潴留。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⑴黏液腺囊肿发生于口腔黏膜下(常为黄豆大小),边缘清晰,呈透明小泡状,无痛。多有损伤史(局部咬伤最常见)。破溃后流出黏稠白色液体,肿物暂时消失,但破溃处很快愈合,肿物重新出现。
 
    ⑵大涎腺囊肿(舌下腺、颌下腺及腮腺)为发病部位的肿胀,可有阻塞症状(即进食时肿胀感加剧,进食后逐渐缓解),涎腺导管口不能挤出分泌液,或排出变色变味液体。穿刺可抽出黏稠白色液体。
 
    2.并发症:发生囊肿复发和出血等并发症。
 
    三、医技检查
 
    1.对于小形囊肿,临床易于确诊者,选用“A”项检查,即可确诊。
 
    2.对于体积大,与其他肿块不易区别者可包括选用“B”和“C”项检查。
 
    四、诊断依据
 
    1.无明显症状。破裂时溢出透明黏稠液体。可反复发作。
 
    2.下唇、颊或舌腹等部半透明的小疱隆起,一般黄豆大小,位于黏膜下,呈淡蓝色,柔软,无压痛。
 
    五、容易误诊的疾病
 
    应与口腔颌面部皮样、表皮样囊肿相鉴别。口腔颌面部皮样、表皮样囊肿临床表现为:①好发于口底、颏下、眼睑、额、鼻、眶外侧、耳下等部位,多见于儿童及青年。②生长缓慢。③常为球形、深在、界限清楚、触有面团感,一般无自觉症状。
 
    六、治疗原则
 
    治疗以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手术应将发病之腺体同时摘除。
 
    一般性手术的预防抗感染选用碘胺类药物(如复方新诺明)或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菌的药物(如红霉素、青霉素等);体质差或并发感染者常联合用药。较常用为:作用于革兰阳性菌的药物(如青霉素)+作用于革兰阴性菌的药物(如庆大霉素)+作用于厌氧菌的药物(如灭滴灵);手术前后感染严重或有并发症者可根据临床和药敏试验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1.治愈标准:治疗后,囊肿消失。
 
   2.好转标准:治疗后,尚残留部分囊肿上皮或病变腺体。
 
    3.未愈:治疗后 囊肿未消失。
 
    七、预防
 
    主要是避免损伤,保持口腔卫生。
 
    手术后遗留有受损腺体,如果不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则可能再次出现涎液潴留,复发囊肿。

声明:本站提供的疾病相关资料不作为患者诊断和治疗的最后依据
上一疾病:上下颌前突畸形 下一疾病:头面血管瘤
医院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