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唇癌是指发生于上下口唇的恶性肿瘤,为口腔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口腔癌中占第三位。一般下唇比上唇易受累,90%~95%发生在下唇红缘部,且以下唇的外1/3处为多见。男性患者居多,男女之比为7:1。高发年龄为50~70岁。唇癌绝大多数为高分化之鳞状细胞癌,多在良性赘生物的病变基础上发生,其生长速度较慢,预后较好,一般5年生存率为70%以上。
该疾病的病因可能与局部长期受异物刺激,强烈的紫外线照射有关。口唇上皮角化、白斑、疣赘、肉芽肿及裂口等长期不愈,亦可导致癌变。
二、临床表现
1.唇部症状:初期症状不明显,仅表现为局限性豆粒大小硬结,易被疏忽或误诊。日久逐渐增大,状如蚕茧,或似乳头,坚硬疼痛或干裂出血,或局部溃烂,表面凹凸不平,边缘不齐,呈菜花状,或如杨梅,如菌状,并时时有恶臭血水流出溃疡面,表面覆有结痂,脱落后又复生,久久难以愈合。
2.疼痛:唇癌早期疼痛呈间隙性,疼痛较轻,随着癌细胞向邻近组织器官的深入浸润,疼痛不断加剧并呈持续性剧痛。
3.功能障碍:唇癌常因肿瘤肿胀、疼痛而影响张口,使进食和言语受阻。当肿瘤破坏到骨组织时,可造成牙齿松动,当侵犯下颔关节及嚼肌、翼内肌、颞肌等肌群时,因张口困难,妨碍患者的正常饮食。
4.淋巴结转移:由于吞咽、咀嚼、语言等活动,促使癌细胞向颌下,颏下及颈深淋巴结转移。当肿瘤细胞侵入血道,可沿血道发生远处转移,以肺、肝、骨转移为多见。
三、医技检查
1.病理检查确诊。
2.X线、CT检查可了解侵及颌骨情况。
四、诊断依据
1.常用唇白斑、皲裂、乳头状瘤等病史。
2.唇红出小硬结或经久不愈之溃疡,逐渐增大。
3.唇红部菜花状肿物或溃疡,基底硬。
4.可有颏下、颌下淋巴结转移。
5.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五、治疗原则
1.手术治疗:首次手术是治疗成败的关键。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术后局部复发及远处器官转移,所以首次手术必须达到无瘤根治的目的。
2.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分为外照射和组织间照射,一般先采用外照射使瘤体缩小并控制感染后,再行组织间照射。放疗前应做好口腔卫生,预防牙感染及颌骨放射性骨髓炎的发生。
3.化学治疗:可作为手术前后辅助性治疗。术前化疗可使肿瘤缩小,利于手术切除,而术后化疗主要用于怀疑切除不彻底或有远处移的患者。
4.近愈标准:原发瘤及转移灶已彻底切除或消失,缺损已基本修复,创口愈合。
5.好转标准:肿瘤缩小,症状缓解。
六、预防
1.减少致病因素:不要染上吸烟的习惯,已吸烟者一定要戒烟,戒不掉者应尽可能地减少吸烟量;不饮酒或少饮酒,减少酒中的酒精浓度等;注意对紫外线幅射的防护,防止长时间的直接日照;不吃过烫和刺激性强的食物;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拔除残根、残冠及时磨改锐利的牙尖或假牙的锐利边缘,避免不良刺激。
2.提高对癌前病变的认识:早发现、早诊断、及时处理预防癌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