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网专著 版权所有
二、地下岁月
http://www.zgkw.cn    胡果

       
追悼会结束后,毛泽东的遗体被神秘地转移到一个代号“769、戒备森严的地下医院

    不见阳光,与世隔绝。长达一年的地下生活,出来时翻天覆地,换了人间

     1976年9月20日凌晨,一列车队穿过静静的长安街,驶向毛家湾。

    早在1969年珍宝岛战役打响后,毛泽东就向全国发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号召,各地都挖了大大小小的防空洞。在北京城下也有一条沟通各处重要地点,一直伸到西山的秘密通道,四通八达,林彪生前居住的毛家湾就有一个入口。

    载着毛泽东遗体的车队徐徐前行。华国锋、汪东兴、刘湘屏、黄树则,以及遗体保护小组的医务人员吴阶平、林钧才、徐静等也随车驶入了这个地下世界。

    不知走了多久,车队停了下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荷枪实弹的解放军战士,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站立在大铁门旁。

    汽车在大门口停下,一行人下了车。

    步行进入隧道后,才发现这里面十分宽阔,足以使两辆汽车并排通过。一股浓重的霉味扑鼻而来,显然通风条件很差。又走了200多米,才来到颇为神秘的遗体保护室。

    这个代号为“769的遗体保护室,原来是某医院的地下手术室,设施完善,条件齐全。保护室的中央,放在一个巨大的的钛金属容器。容器里盛满了药液,遗体就浸泡在药液中。

    领导小组不敢怠慢,按照遗体保护的要求又对每个房间进行了改造,使其成为一个密封、隔氧、低温的环境。

    从1976年9月到1977年8月,林钧才他们将在地下度过整整一年的时间,执行代号为一号任务的特殊使命。正是这一年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保护组24小时值班。

    黄树则、吴阶平和林钧才三人带班,对遗体进行严密地不间断地细致观察,一点微小的变化,也要记录下来,为专家提供形态变化的依据,以便按要求研究改善技术和药液成份。记录每天一报,直送华国锋、邓小平、李先念和汪东兴。

    住的地方,是个不足六平方米的低矮洞室,阴暗潮湿,通风甚差,霉味刺鼻。

    夜里带领值班人员观察记录遗体变化,白天交班后还要赶到二里沟主持研讨会。吴阶平、林钧才不辞劳苦奔波于两点一线上,整整一个年头,林钧才跟吴阶平开玩笑:这样干法,不累死,也要得肺癌!

    遗体保护面临着方方面面的问题,最重要的当然还是防腐。不仅要求遗体不腐坏,还要注意遗容的颜色、神态。长期保存,遗容就不能化妆,因为任何化妆品对遗体都是一种损害,只能将柔和的、略带红色的光照射到面部,效果上更接近真实。

    遗体需要长期保存,但实际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科学家们要做的就是将这种变化减到最小、最慢。每天的监测、记录不能有丝毫马虎,许多监测方法都是绞尽脑汁始得之。

    比如,遗体面部皮肤的高低变化,很难用科学的尺度来衡量。大家就想了一个办法,借鉴军事上绘制地形图的等高线的原理。面积小多了,精度却大大增加。

    肤色呢,怎么标明是深了还是浅了,深了多少浅了多少?经过反复研究并查阅大量资料,最终决定采用邮票法

    专家们找来符合邮票法标准的大本子,上面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每一种颜色都由浅到深,逐渐递进,差别十分细微。工作人员每天都拿着这个本子进行核对,找到标准色,过了一个月,看看有什么变化,三个月以后又有什么变化,依此类推。

    箱子必须隔氧,同时注入惰性气体。众所周知,没有100%的真空,隔氧的纯度一般按99.9%来计量,通常最高的纯度可达小数点后两个9。而对遗体保护就不一样了,一切都要更高更纯。隔氧问题主要由清华大学负责,其他的专家也一起讨论,力求精益求精。

    隔氧纯度问题解决后,又开始讨论注入何种惰性气体。

    一开始有人提议用氮气。从氮气的活跃程度和各方面相关指标来看都很理想。这时,一位专家又提出了一种比氮气惰性更强的气体——氦。

    用氦当然更好,可是造价高得惊人,一般情况下不敢问津。然而,既然有人提出来了,就没有人坚持再用氮气了。在“一号任务”面前,钱是万万不能作为考虑因素的,否则便是对毛主席不够忠诚……

    1976年10月6日,“769的气氛不同寻常。

    平时,过了第二道岗位就进入洞口了。这里是一个100多米的大斜坡,以前没有岗,可今天增加了好几道岗,所有的伸缩铁门都拉上了,只留下仅容一两个人通过的空隙。士兵们一个个站得笔直,表情严肃。

    大家心里都有些问号,但谁也没有多问。这里有严格的纪律,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大家都养成了习惯。

    果然,第二天清晨就听说,住在北京医院的谢静宜、迟群都被带走了。没过多久,一切就都明朗了。

    关于这场巨变,走出地下后,林钧才方得知详情。

    1976年10月8日至15日,四人帮在上海的一小撮余党策划反革命武装暴乱,被彻底粉碎。10月18日,中共中央将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反党集团事件通过各级党组织传达到全党和全国人民,举国欢腾。1021日,北京市举行声势浩大庆祝活动,150万军民参加。

    劫后余生的人们欢欣鼓舞。大江南北,一时间鞭炮热卖,螃蟹脱销……

    粉碎“四人帮”后不久,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公布了关于建立毛主席纪念堂的决定。在纪念堂建成以后,将安放毛泽东主席遗体的水晶棺移入堂内,让广大人民群众瞻仰遗容。

    1977年8月20日凌晨,运载毛泽东遗体的车辆从“769出发,按照事先制定的方案驶向毛主席纪念堂。经过短暂的适应性处理后,当天上午,毛泽东的遗体被移入水晶棺。

    遗体保护最终采用液态与气态相结合的原则,水晶棺下有一套安全可靠的升降系统。

    当纪念堂开放接待群众瞻仰时,毛主席的遗体放在水晶棺中可瞻仰的位置,不补给水分,因为水晶棺里温度很低,一有水就会结雾。而是采取干湿结合的办法,面部和手部处于气态环境,衣服里却包着水,不裸露在外的地方实际上处于液态环境。

    瞻仰结束后,遗体降到地下保护间一个密闭的特殊容器里,在这里给遗体补给更多的水分。每年12月26日,毛泽东的生日过后,都要停止瞻仰一段时间,把遗体完全泡在液体里,补给充足的水分。

    至此,负责遗体保护的专家们怀着极其复杂的心情,结束了长达一年的地下生活。

    中央决定,要林钧才兼任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长,被他婉拒。

    北京医院的任务已很繁重,分身乏术,恳请再三,同意免兼。在林钧才的力荐下,第一个给主席遗体灌注防腐剂的徐静同志担任了该职。

 

上篇:一、一号任务 下篇:三、大清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