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盲肠癌是结肠癌的特殊类型,因其病变部位是盲肠而得名。发病率仅次于胃和食管癌,绝大多数病人在40岁以上,30岁以下者约占15%。男女之比为2.3:1。
该疾病的病因:发病可能与脂肪饮食进食过多有关,与血吸虫、肠道慢性炎症、息肉、腺瘤有一定关系。
二、临床表现
1.症状体征:①腹部扪及肿块;②上腹不适,恶心,上腹或下腹痛;③经常有不明原因的腹泻;④便闭和腹泻交替出现;⑤大便一贯正常、定时者,大便习惯发生改变;⑥贫血;⑦会阴区痛;⑧有肛门重坠感,里急后重感,大便排不净感。
2.并发症:有发热、消瘦,穿孔及局限性脓肿等并发症。
三、医技检查
1.纤维结肠镜检查:为侵入性检查方法,可直接取病变组织做活检,但有时因各种原因,探头不能深入盲肠而无法诊断。
2.结肠气钡双重造影:是一种传统的结肠病变检查方法,对结肠的清洁度有严格的要求,需要比较繁琐的肠道准备工作,给检查带来很多不便,而且盲肠内的粪便有时难以排尽,会给诊断造成一定困难。
四、容易误诊的疾病
应与慢性阑尾炎、阑尾包块、上消化道出血、缺铁性贫血等疾病鉴别。
五、治疗原则
1.手术治疗:适用于肿瘤体积比较小、肿瘤细胞没有转移的患者。
2.放疗:适用于局部晚期病人的治疗和部分病人的姑息治疗。
3.化疗:作为晚期盲肠癌的一线治疗方案尽管有效,但有效率并不高,一般只有20%~40%不等。同时化疗药物还存在“善恶不辨”缺点,杀死肿瘤细胞同时,对正常细胞也有影响。
4.细胞免疫治疗:又称DC-CIK自体免疫细胞治疗,主要以DC-CIK细胞为主导部分。DC细胞能够诱导持久有力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CIK细胞通过非特异性免疫杀伤作用消除盲肠癌患者体内微小的残余病灶,因此它两的有机结合能产生“1+1>2”的治疗效果。
细胞免疫治疗和手术治疗、化疗和放疗方法一起应用会有很强的互补作用。对盲肠癌病人受损的免疫系统能够起到恢复与重建的独特疗效。
六、预后
盲肠癌的预后情况相对较好,患者治疗后正确的日常护理对防止肿瘤复发,提高人体抗病力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