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偏执性精神病(paranoid psychosis)是指类似偏执的状态,以妄想为主要特征,但系统性和牢固性不如偏执狂严重,病前人格特征不突出,常在某些事件后发病,预后较好。
好发于女性,以30~40岁为多,病前性格为主观、固执、好强等。约1/3患者发病前有心理因素,未婚者较多。有些患者家族中有精神病史,但出现率低于精神分裂症,该病的发生可能是个人素质和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临床表现
有偏执性格基础,妄想对象较固定,结构较严密,具有系统化倾向,情感较协调,人格完整;而精神分裂症不具备以上特点。
1.特点
⑴多发于中年期,平均初发年龄为40~50岁,男女患病率无明显差异。
⑵病前常有性格缺陷,如偏执型人格或焦虑回避型人格。
⑶血缘亲属中,偏执型人格比例较高。
⑷妄想为本病最突出的精神症状。
⑸妄想内容并不荒谬离奇,是现实生活中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有些病人可能需详细调查,方可定为妄想。常见的为被害妄想、钟情妄想、嫉妒妄想,夸大妄想和疑病妄想。
⑹妄想特点为一种或一整套完整的妄想,即系统性妄想。
⑺妄想持久,至少持续数月,长者达数年,甚至终生。
⑻除了与妄想或妄想系统直接相关的行为和态度外,情感、言语和行为均正常。
⑼呈慢性病程,有些患者在缓解后复发。
⑽即使病程较长,其社会适应功能无明显衰退。
三、诊断依据
1.症状标准
⑴以系统妄想为主要症状,内容较固定;
⑵妄想内容与现实生活有联系,有一定的现实性,不经了解,多难辨是非,主要表现为被害、嫉妒、夸大、疑病、钟情等内容;
⑶病程至少持续6个月。
2.严重程度标准: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3.排除标准:不符合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和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与情感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四、容易误诊的疾病
应与偏执狂相鉴别。
五、治疗原则
1.早发现,早治疗。
2.以抗精神病药治疗为主。
⑴原则上单一用药。
⑵用药时一般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加量,2周内加至治疗量。
⑶对拒药及有藏药企图者,使用长效制剂。
⑷尽可能用最少剂量,保持最佳效果,避免用超大剂量。
⑸伴有忧郁、出现药物性锥体外系反应及难治性病例,可考虑合并用药。
⑹应用氯氮平时必须定期复查血象。
⑺症状控制后应用小剂量维持2~3年。
3.恢复期给予心理解释及支持治疗,改变病态认知。
4.提高重返社会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