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超市
中国医院协会
退出  |  刷新
问与搜帮助中心网站地图 中国康网
中国康网频道网站 当前:全国
医院
医生
疾病
药物
医院圈子
搜索问吧内容
按拼音浏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部位浏览
全身 头部 面部 眼部 耳部
口部 鼻部 颈部 脊柱 胸部
腰部 腹部 臀部 生殖部位
皮肤 上肢 下肢 手部 足部
按疾病系统
跳过导航链接
传染病(感染性疾病)
循环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血液及淋巴疾病
内分泌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精神疾病
心理疾病
代谢性疾病
营养性疾病
风湿免疫性疾病
化学物理因素所致疾病
骨科疾病
妇产科疾病
儿科疾病
皮肤病
性传播疾病
耳鼻咽喉科疾病
眼科疾病
口腔疾病
遗传疾病
肛肠疾病
你的位置: 疾病百科 -> 按疾病系统浏览 -> 神经系统疾病 ->多发性硬化
疾病名称:多发性硬化
其他名称:
疾病编码:ICD-9:340-01 ICD-10:G35 01
所属部位:头部,
所属科室:神经内科
擅长治疗的医院 擅长治疗的医生 相关药物

http://www.zgkw.cn 日期:2009-08-13

    一、概述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是以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病程中常有缓解和复发。

    1.病因:在最初对该疾病的描述中将其病因归为汗腺的抑制。当时对病因有多种猜测。许多早期的理论在现在看来是荒谬的。虽然确切的病因尚不肯定,但已明确存在的大量流行病学资料与下列病因学的假说相吻合。

    ⑴遗传因素:已知该疾病具有家族倾向性。约有15%的患者至少有一位亲属患病,在患者同胞中的复发率最高(5%)。约20%的先证者有至少一位患病亲属,其中患者同胞的危险性最高。

    ⑵感染与免疫因素:流行病学资料揭示了该疾病与一些环境因素的关系,说明在童年时所遭遇的某些环境因素,在经过数年的潜伏期后,或诱发发病或成为发病的原因。近年来,越来越认为这一环境因素是一种感染,推测是病毒感染。大量的间接事实支持这一观点。已证明,该疾病患者针对病毒感染体产生了体液和细胞介导的免疫改变。然而,尽管付出了大量的努力,至今尚未从患者组织中分离出任何病毒(包括各种人类T淋巴细胞反转录病毒),也没有令人满意的病毒感染多发性硬化动物实验模型。但是,反转录病毒引起典型的热带痉挛性截瘫以及成功地用一种能够表达与碱性髓鞘蛋白结合的T-细胞受体的转基因鼠制成脱髓鞘疾病实验模型的事实,使人们将病毒感染作为多发性硬化的病因学研究不断推向深入。

    如果病毒感染确是多发性硬化最初的致病原因,那么一些继发因素在后期的生活中一定发挥某种作用以激活神经系统病变或引起恶化。最流行的观点认为这种继发机制是以攻击髓鞘的某些成分、严重时破坏包括轴突在内的所有神经纤维组织为特点的自身免疫反应。有数种理论支持这一观点。例如,发现病损与播散性脑脊髓炎病损特点大致雷同,而后者几乎肯定是迟发性过敏性自身免疫疾病(见下文);已在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发现针对髓鞘蛋白,如碱性髓鞘蛋白(MBP)的特异抗体。这些抗体在T细胞参与下,作用于MB和其他完整的髓鞘磷脂蛋白;这些抗体活性随疾病活动而增加。另外,MBP与腮腺炎病毒抗体有交叉作用。易感人群的病毒感染是多发性硬化最初过程,这一学说比慢病毒持续存在的理论更有说服力。

    体液和细胞因子如何导致多发性硬化斑块还不清楚。体液免疫参与的证据是在大多数患者CSF中存在寡克隆免疫球蛋白,后者是脑脊液中B-淋巴细胞的产物。

    2.发病机制

    ⑴病毒感染与自身免疫反应分子模拟(molecular mimicry)学说认为,患者感染的病毒可能与CNS髓鞘蛋白或少突胶质细胞存在共同抗原,即病毒氨基酸序列与MBP等神经髓鞘组分的某段多肽氨基酸序列相同或极为相近。推测病毒感染后使体内T细胞激活并生成抗病毒抗体可与神经髓鞘多肽片段发生交叉反应,导致脱髓鞘病变。

    Johnson提出病毒感染所致的神经系统自身免疫反应与CNS细胞异常表达自身抗原有关。他发现几种不同的病毒(麻疹、风疹、水痘)能够导致T细胞针对碱性髓磷脂蛋白的自身免疫反应。这意味着T细胞识别病毒和髓鞘上可识别的结构。一旦在儿童期这一自身免疫反应被某种病毒所触发,以后可被任何一种常见的病毒再激活,这在较高的南北纬度区域更显著。这种分子的相似性(病毒与CNS髓鞘或少突胶质细胞具有同样的抗原)是数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像风湿热和吉兰-巴雷综合征,在理论上备受重视。

    支持该疾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经典实验,是用髓鞘素抗原如髓鞘素碱性蛋白(MBP)免疫Lewis大鼠,可以造成多发性硬化的实验动物模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而且,将EAE大鼠识别MBP多肽片段的致敏细胞系转输给正常大鼠也可引起EAE,证明多发性硬化是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病。

    多发性硬化的组织损伤及神经系统症状被认为是直接针对髓鞘抗原的免疫反应所致。病毒感染或其他刺激因子通过破坏血-脑屏障可促使T细胞和抗体进入CNS,导致细胞黏附分子、基质金属蛋白酶和促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增加,它们共同起到吸引其他免疫细胞的作用,分解细胞外基质以利于免疫细胞移行和激活针对自身抗原的自身免疫反应,如MBP、髓鞘结合糖蛋白(MAG)、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和含脂质蛋白(PLP)、αB-晶体蛋白(αB-crystallin)、磷酸二酯酶及S-100。这些靶抗原通过与抗原递呈细胞联结触发了可能有细胞因子、巨噬细胞和补体参与的自身免疫反应,特别是辅助性T细胞1型(Th 1)细胞因子如IL-2、IFN-γ可能与该疾病的发病有关。由于免疫攻击可使髓鞘剥脱,使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和导致神经症状。

    ⑵遗传因素:多发性硬化遗传易感性可能由多数弱作用基因相互作用决定该疾病的发病风险。有关遗传学方面的资料主要来自对双胞胎的研究。其中一份最细致的研究报道,在35对单卵双胎证实多发性硬化诊断的有12(34%)对,49对双卵双胎中仅有2对(4%)。有两对临床正常的单卵双胎,MRI显示有病灶。在有一个以上成员患病的家族中,未发现一定的遗传方式。多数情况把某一种疾病在一家族中发病率高视为具有遗传性,但有时可能仅反映同一家族的数个成员,在同样的条件下暴露于某种共同的环境因素。

    发现一些组织相关抗原(HLA)在多发性硬化患者中多见,这提示遗传因素在多发性硬化的致病作用。关系较为密切的是6号染色体上的DR位点。HLA抗原在多发性硬化时大量存在(HLA-DR 2)以及少见的HLA-DR 3、HLA-B 7和HLA-A 3被认为是多发性硬化易感基因的标志。如一个体携带这些抗原之一,其多发性硬化的易患率增加3~5倍。这些抗原已被证明与该疾病的发病有关,但其确切的作用尚了解甚少。

    ⑶病理改变:脑外观一般是正常的,但脊髓的表面可呈现不均匀。脑和脊髓切面显现大量散在、轻度下陷、因髓鞘脱失而星粉红色的白质病灶。病灶大小从1mm到数厘米不等;这些病灶基本位于脑和脊髓的白质,不超过脊神经和脑神经根的进入区。因其具有明显的轮廓,法国 病理学家称之为硬化斑。
 
    病损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病变多位于脑室周围,特别是在脑室周围的室管膜下静脉走行处(主要靠近脑室体部和侧脑室角部)。其他易受侵犯的结构为视神经和视交叉(但很少影响视束)、脊髓的软膜静脉与白质相邻处。病损任意地分布于脑干、脊髓和小脑臂而不偏重于某一种纤维。在脑皮质、中央核团和脊髓结构,病变破坏髓鞘但神经细胞则相对保留完好。

    病灶组织学的表现形式取决于病变产生的时间。相对新的病灶由许多位于静脉周围的灶性脱髓鞘区融合而成,病灶区髓鞘部分或全部破坏或脱失,而轴突相对保留。有不同程度的少突胶质细胞变性,胶质细胞反应(星形细胞)和血管周围、外膜旁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渗出。后期,大量的小胶质吞噬细胞(巨噬细胞)浸润,病灶内以及周围的星形细胞体积增大、数量增加。另一方面,陈旧的病灶则由密集增厚的纤维胶质斑块组成,血管周围偶尔可见淋巴和巨噬细胞;这时轴突仍相对保留完好。轴突的保留防止了沃勒变性。未受损的轴突可产生部分髓鞘再生,这是造成影像学上脱髓鞘斑“阴影修补”的组织学原因。在整个临床过程中可见形状、大小以及组织学改变新旧不同的各级病灶。

    二、临床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散在分布的多数病灶与病程中呈现的缓解复发,症状和体征的空间多发性和病程的时间多发性构成了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特点。分急性 亚急性或慢性起病,我国多发性硬化患者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较多临床表现复杂。

    1.首发症状:包括一个或多个肢体局部无力麻木、刺痛感或单肢不稳,单眼突发视力丧失或视物模糊(视神经炎),复视,平衡障碍,膀胱功能障碍(尿急或尿流不畅)等、某些病人表现急性或逐渐进展的痉挛性轻截瘫和感觉缺失。这些症状通常持续时间短暂,数天或数周后消失,但仔细检查仍可发现一些残留体征。

    2.首次发病后可有数月或数年的缓解期,可再出现新的症状或原有症状再发。感染可引起复发,女性分娩后3个月左右更易复发,体温升高能使稳定的病情暂时恶化。复发次数可多达10余次或更多,多次复发及不完全缓解后病人的无力、僵硬、感觉障碍、肢体不稳、视觉损害和尿失禁等可愈来愈重。

    3.临床常见症状体征:患者的体征多于症状是重要的临床特征,患者主诉一侧下肢无力、步态不稳和麻木感,检查时却可能发现双侧锥体束征或Babinski征。眼球震颤与核间性眼肌麻痹并存指示为脑干病灶,是高度提示多发性硬化的两个体征。

    ⑴肢体瘫痪多见,常见不对称性痉挛性轻截瘫,表现下肢无力或沉重感。

    ⑵约半数病例可见视力障碍,自一侧开始,隔一段时间再侵犯另一侧,或短时间内两眼先后受累。发病较急,常有多次缓解-复发,可于数周后开始恢复。

    ⑶眼球震颤多为水平性或水平加旋转,复视约占1/3。病变侵犯内侧纵束引起核间性眼肌麻痹,侵犯脑桥旁正中网状结构(PPRF)导致一个半综合征;其他脑神经受累少见,如中枢性或周围性面瘫,耳聋、耳鸣、眩晕、咬肌力弱、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等。

    ⑷半数以上患者出现感觉障碍,包括深感觉障碍和Romberg征。

    ⑸约半数病例可见共济失调,但Charcot三主征(眼震、意向震颤和吟诗样语言)仅见于部分晚期患者。

    ⑹神经电生理检查证实,多发性硬化可合并周围神经损害(如多发性神经病、多发性单神经病),可能因周围神经P1蛋白与中枢神经系统的MBP为同一组分,均发生脱髓鞘所致。

    ⑺可出现病理性情绪高涨如欣快和兴奋,多数病例表现抑郁、易怒,也可见淡漠、嗜睡、强哭强笑、反应迟钝、重复语言、猜疑和迫害妄想等精神障碍。

    晚期病例检查时常发现视神经萎缩、眼球震颤和构音障碍、某些或全部肢体可出现锥体束征、感觉或小脑体征。已经确认某些症状在多发性硬化极为罕见,如失语症、偏盲、锥体外系运动障碍、严重肌萎缩和肌束颤动等,常可作为多发性硬化的除外标准。

    4.除上述神经缺失症状外,该疾病的发作性症状也不容忽视。例如,Lhermitte征是过度前屈颈部时出现异常针刺样疼痛,自颈部沿脊柱放散至大腿或足部,是颈髓受累征象。球后视神经炎和横贯性脊髓炎通常可视为发作时的表现,也常见单肢痛性痉挛发作、眼前闪光、强直性发作、阵发性瘙痒、广泛面肌抽搐、构音障碍和共济失调等。但这些极少以首发症状出现,倾向以固定模式在数天、数周或更长时间内频繁再发,可完全缓解。某些以罕见症状或非常规方式起病的病例常使诊断困难,如年轻患者典型三叉神经痛,特别是双侧性应高度怀疑多发性硬化。

    5.视神经脊髓炎和横断性脊髓炎两个特殊综合征,是该疾病最典型的发病模式,也是建立诊断的特异性依据。当然,以上综合征,本身也可以是一独立的疾病,在一段时间内该疾病的诊断只能是假设的。

    ⑴视神经炎:约有25%的多发性硬化患者(在儿童比例更大)球后或视神经炎是首发症状。其特点为急性发展,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单眼部分或全部失明。部分患者在视力丧失前1~2天有眶周疼痛,疼痛可因眼球运动或触压眼球而加剧。少数患者视力减退在数月内进行性发展,类似压迫性病变或视神经固有肿瘤的表现。常发现黄斑区暗点和盲点(偏心)。也常见其他范围不同的视野缺陷,甚至可为偏盲、同象限性盲。有些病例同时或几天或几周内双侧视神经受累。有1/8的患者将重发。约有一半患者有视盘肿胀、水肿(视盘炎)。视盘炎出现与否取决于脱髓鞘病损距视盘的距离。视盘炎和因颅内压增高所致的视盘水肿不同,前者常表现为严重而突发的视力丧失。视神经事实上是大脑传导束的一部分。视神经受累符合多发性硬化仅侵犯CNS的原则。

    约1/3的视神经炎患者完全恢复,剩余的大部分即使有严重的视力减退和视神经盘苍白也可有明显的改善。色觉障碍常持续存在。视力改善一般在发病后2周,或在经皮质激素治疗后不久。一旦神经功能开始改善,在数月内可持续好转。

    1/2或更多的单纯视神经炎患者最终发生多发性硬化其他的症状和体征。如果首次视神经炎发作于儿童期,发展为该疾病的危险性最低(提示一些在儿童期发病的疾病类型不同)。Rizzo和Lessel在一项前瞻性调查中发现,74%女性患者和34%的男性患者在视力丧失发病15年后发展为多发性硬化。观察时间越长、检查越细致发现最终发展成为多发性硬化的比例越高。多数在首次发作的5年内出现其他症状。实际上,很多临床为单纯视神经炎的患者,MRI发现大脑白质有多发性硬化病灶,说明无症状播散性病损已存在。

    是否不伴随其他脱髓鞘证据的单纯性视神经炎是一种局限型的多发性硬化或者是另一种疾病过程尚有争论。常见的视神经炎的病理基础是脱髓鞘性改变。血管炎损伤或由于肿瘤、囊虫对视神经的压迫很少引起中心或偏心盲点。

    ⑵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是常见的一种脊髓受累的急性炎性脱髓鞘病变,无论是单一急性病程还是慢性(多发)病程类型,在多数情况下被视为该疾病的一种表现形式。从这一意义上讲脊髓病损与视神经炎是等义的。用横贯来形容脊髓炎是不准确的,意指脊髓横断面的结构都受累及,一般在垂直轴上影响范围较短。但多数情况脊髓的症状是不对称、不完全的。

    该疾病的临床特点是快速出现下肢瘫痪、躯干感觉平面、括约肌功能障碍和锥体束征。CSF呈中度淋巴细胞增高和蛋白升高,但在疾病的初期阶段脑脊液可为正常。1/3的患者在发病前数周内有感染性疾病史,这种情况多为感染后所致单相脱髓鞘性病变。不到一半的患者在脊髓发病的同时有其他神经系统无症状性病灶,或者5年内发现弥散的临床症状。因此,急性横贯性脊髓炎较视神经炎与多发性硬化相关性为小。另一种观点认为,大多数横贯性脊髓炎会发展为多发性硬化,只有长期的随访才能发现这一关系。

    同一部位复发性脊髓炎,经细致的MRI检查未发现有其他部位脱髓鞘病灶的患者引起人们的注意。部分病例甚至在脑脊液中出现寡克隆带。此种情况临床不少见。多数人同意,这是一种局限性、复发性的脊髓型多发性硬化。值得一提的是,单纯的复发性脊髓炎偶尔伴有红斑性狼疮,合并有结缔组织病、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或有其他自身抗体的存在。同样,视神经炎也有仅局限于视神经的多次复发。

    一旦诊断成立,可发现数个临床综合征规律地出现。约1/2的患者为混合或全身型,临床表现为视神经、脑干、小脑和脊髓受损的症状和体征;另30%~40%的患者显示为不同程度痉挛性共济失调和四肢末端深感觉障碍,基本符合脊髓型多发性硬化。非对称性痉挛性下肢瘫痪是进展型多发性硬化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小脑或脑桥延髓小脑型和全盲型各占5%。因此,混合型和脊髓型约占临床病例的80%。

    多发性硬化患者常表现有精神异常,部分病例表现为欣快。更多的病例表现为抑郁、易激惹和脾气暴躁。其他精神错乱如保留记忆力丧失、全面性痴呆或精神混乱状态可有一定规律地发生于疾病的后期。多发性硬化的认知障碍较符合前面所述的“皮质下痴呆”。有严重意志缺失的额叶综合征是晚期常见特征。2%~3%的患者在其病程的某一时期有一次或反复的痫性发作,这是由大脑皮质或临近皮质的病症引起。

    6.其他变异型多发性硬化

    ⑴急性多发性硬化:是罕见的恶性型多发性硬化,表现为在几周内大脑、脑干、脊髓联合受累,导致患者呈木僵、昏迷或去大脑状态,有明显脑神经和皮质脊髓束异常,症状进行性发展可在几周或数月内死亡。尸解发现肉眼可见的典型急性多发性硬化斑。惟一与一般型多发性硬化不同的是多数硬化斑的新旧一致,许多静脉周围髓鞘脱失区融合明显。通常CSF细胞反应活跃(细胞数增加)。

    ⑵多发性硬化并发周围神经病:可同时伴有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或各种各样的单神经病。这种关系带来一些推测和矛盾。这种结合的偶发性提示多发性硬化和周围神经病发生的可能是巧合,但又难以解释后者为什么是一种非常具有特征的周围神经病。中枢和周围神经都可发生自身免疫性脱髓鞘改变,发生在后者导致慢性、炎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当然,根性和周围神经性运动和(或)感觉症状也可因累及脊髓神经根进入区或脊髓腹侧白质内穿出纤维。在后期有患维生素缺乏性周围神经病的可能。

    7.并发症

    ⑴尿便障碍:在多发性硬化的不同阶段,如果双侧锥体束受损,很容易带来尿便障碍。早期,神经功能突然受损,尿便不能顺利排出,造成尿便潴留。后期,形成神经原性膀胱,出现尿急、尿频,尿溢出,膀胱内残余尿增加。两种情况下,均容易引发尿路感染。

    ⑵痉挛性瘫痪:痉挛是多发性硬化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突出特征,由于失去上运动神经元的控制,下神经元功能亢进,肌肉张力增高,往往伴有肌肉无力,使得患者活动受限。咽喉部位肌肉痉挛形成假性球麻痹,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呵,说话不流利。双上肢痉挛的存在,使得手活动不灵活。双下肢痉挛,患者多有平衡障碍,步态不稳,容易跌到致伤。

    ⑶发作性症状:痛性强直性痉挛,皮肤灼热痛。多被认为是髓鞘脱失致神经间传导短路造成。病灶发生在上颈段脊髓,交感神经中枢受刺激可出现手脚多汗,受破坏时手脚干燥无汗。

    ⑷抑郁:因为多发性硬化病理过程可以引起心理问题,疾病的致残性使患者运动障碍,限制了自身活动,与社会隔离,逐渐出现神经心理缺陷,发生抑郁。建议:正确对待生病,早期复发,神经功能受影响不重,患者应尽早下床活动,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家庭劳动。活动受限的患者,如有肢体功能残存,也应积极进行功能锻炼,增强自信。影响较明显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物。

    ⑸褥疮:如果发生脊髓横断性损害,患者出现病灶水平以下截瘫,长期卧床神经功能障碍血液循环不良营养缺乏,皮肤受压后,容易破溃形成褥疮,难以愈合。

    三、医技检查

    1.脑脊液常规:约1/3的多发性硬化患者,特别是急性发病、恶化型的病例,脑脊液常有轻度到中度的单核细胞增多(通常少于50×106/L)。在进展型视神经脊髓炎患者和某些脑干脱髓鞘疾患,细胞总数可达100×106/L。在急性高峰病情下,细胞比例可以多核白细胞为主。细胞数增减反映疾病的活动性。

    约40%的患者,CSF中的总蛋白含量升高。蛋白增多是轻度的,蛋白的浓度超过100mg/dl在多发性硬化很少见。更为重要的是在2/3的患者γ-球蛋白(主要为IgG)的比例增加(超过总蛋白的12%)。

    2.另一种诊断是通过测定血清和脑脊液中白蛋白和γ-球蛋白的比值监测IgG指数。IgG指数由以下公式得到:CSFIg÷血清Ig/CSF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比值大于1.7为可能性MS。已经证明MS患者CSF中γ-球蛋白是在CNS合成的,在琼脂电泳中被分离有异常泳带,称为寡克隆带(IgG)。这种寡克隆带也可见于梅毒和亚急性硬化全脑炎患者的CSF。

    CSF出现的寡克隆带不会在血液中出现,这对早期诊断非典型多发性硬化具有特殊的意义。具有寡克隆带的首次发作的多发性硬化可预测为慢性复发性多发性硬化。很多患者在急性期CSF中含有高浓度的髓鞘碱性蛋白(MBP);在慢性进展期MBP含量较低或正常;在疾病的缓解期MBP含量正常。其他破坏髓鞘的病损(如梗死)也可增加MBP的水平。因此,这一测定指标对诊断无特异性。

    将细胞数、总蛋白、γ-球蛋白和寡克隆带都考虑在内,大多数患者会发现脑脊液异常。目前,测定CSF中作为总蛋白一个组分的γ-球蛋白和寡克隆带是多发性硬化最可靠得化学检测方法。

    3.电生理检查:当临床资料提示CNS仅有一个病灶时,数种生理性和放射性检查可能显示无症状性病灶的存在,这种情况常见于疾病的早期或脊髓型多发性硬化。这些检查包括视、听和躯体感觉诱发反应;电眼图;瞬目反射改变;视成像的闪光融合变化。据报道该疾病患者中50%~90%的患者有一项或多项以上检查异常。视诱发的异常率在确诊患者中为80%,在可能或可疑中占60%;躯体诱发的异常率在两组病例中分别为69%和51%;脑干听诱发异常率(一般波间潜伏期延长或波5峰值降低)分别为47%和20%。

    4.影像学检查:MRI比CT更为敏感地显示大脑、脑干、视神经和脊髓的无症状性多发性硬化斑。80%病例有多发性病灶。应该指出脑室周围信号增强可见于多种病理过程,甚至见于正常人,特别是老龄人。在后者,脑室周围的改变较MS时程度较轻、边界较平滑。散在的大脑多发性硬化病灶并无特异的MRI表现。在T2加权像可见数个非对称性、边界清楚、紧靠脑室表面的病灶,通常提示多发性硬化。于纤维走行相应、放射状分布的脱髓鞘性改变特别支持诊断。有些病灶在急性期可通过双倍或三倍正常量的钆(gadolinium)显示强化。连续的MRI检查可显示疾病的发展。

    四、诊断依据

    1.以同时或先后出现多灶性脑、脊髓白质损害症状和体征为主。

    2.病程迁延,可有明显复发、缓解,复发后又可出现新的神经症状和体征。

    3.多见于青壮年。

    4.已排除有关疾病,如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和脑脊髓蛛网膜炎等。

    5.血和脑脊液免疫球蛋白增高,寡克隆带可阳性。

    6.视、听和体感诱发电位检查可显示早期异常。

    7.头颅CT可显示脑白质内病灶,头颅及脊髓磁共振像可显示大脑、脑干和脊髓病灶。

    五、容易误诊的疾病

    1.播散性脑脊髓炎:是一种广泛散在性病损的急性疾病,具有自限性,多为单一病程。另外,该病常有发热、木僵和昏迷,而这些特征在多发性硬化很少见。

    2.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其他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舍格伦综合征,硬皮征,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在CNS白质可有多个病灶。这些疾病的CNS损伤与潜在的免疫性疾病的活动性或诸如针对自身DNA或磷脂的自身抗体的水平相平行。多先有或合并有其他系统性损害,但也有脱髓鞘或大脑半球的病损先于其他系统器官的例子。5%~10%的多发性硬化患者携带抗核或抗双链DNA抗体而没有狼疮或其他系统损害的表现。

    另外,有人指出多发性硬化患者亲属中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病率比预期率高。说明该疾病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间有一种尚未证明的联系。红斑性狼疮在MRI上的病灶很像硬化斑,视神经和髓鞘都可受累,甚至可反复地连续发作,很像多发性硬化,但病理为小血管炎或栓死而致的小区域梗死性坏死,而非脱髓鞘炎性,个别也可见炎性脱髓鞘性病灶而无血管性改变。目前认为还是将上述类似多发性硬化情况看作红斑性狼疮或相关疾病的特异表现为好。

    3.白塞病:以再发性虹膜睫状体炎、脑膜炎、黏膜及生殖器溃疡;关节、肾、肺部症状以及大脑多发性病灶为鉴别特征。

    4.脊髓压迫征:单纯的脊髓型多发性硬化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后索受累。进行性痉挛性轻截瘫的单纯脊髓型多发性硬化的诊断特别困难。前面已经提到,脊髓型多发性硬化特别倾向于影响老年女性,这种情况应仔细排除因肿瘤或颈椎关节病变而致的脊髓压迫征。在病程某段时间出现根性疼痛常是脊髓压迫征的表现,在多发性硬化则少见。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和因神经根受累引起的严重肌肉萎缩可见于脊椎关节病变而多发性硬化很少有以上症状。作为一般规律,在脱髓鞘性脊髓病的早期可见腹部反射消失,男性出现阳痿和膀胱功能障碍,而在颈椎关节增生的病例上述症状则出现在晚期,或者根本不出现。CSF蛋白含量在脊髓压迫征可显著升高。但无其他多发性硬化特异性蛋白的异常。最有价值的鉴别方法是MRI和CT脊髓显影术,任何神经系统体征仅限于脊髓的进行性痉挛性轻截瘫,都应进行脊髓显影。

    5.颅底凹陷症和扁平颅底:这种患者短颈,放射检查可确定诊断。因颅底骨发育畸形以及颅骨孔、脑桥小脑角、斜坡和其他颅后窝肿瘤等引起的神经综合征也可被误诊为多发性硬化。在上述情况,一个孤立而部位特别的病灶可引起脑干、小脑、后组脑神经和上颈髓的神经症状和体征,而易被认为是一播散性病损。如患者所有的症状和体征可以用神经轴某一区域的一个病灶解释,就不应诊断多发性硬化,是临床应遵循的规则。

    6.遗传性共济失调:偶尔多发性硬化可与遗传性共济失调相混淆。后者常有家族史及其相关的遗传特性,呈隐匿性发病、慢性持续进展,具有对称性和特异临床方式。腹壁反射和括约肌功能完好、弓型足、脊柱后侧凸、心脏病是支持遗传性疾病的一些常见特征。

    7.球后视神经炎球后视神经炎多为双眼同时发病,表现为视力急剧下降,并伴有眼球疼痛,无中枢神经受损的症状和体征,查有视乳头水肿,经治愈后一般不复发。多发性硬化在病程中常侵犯视神经,导致视力障碍,早期易与单纯球后视神经炎混淆,大多数学者认为25%~35%的视神经炎可发展为多发性硬化。但视神经炎多损害单眼,常伴有中心暗点加周边视野缺损,且病程中无缓解复发的特点。多发性硬化常先后两眼均受累,少有中心暗点,有明显缓解与复发。

    如前所述,诱发电位、CSF中寡克隆带和MRI的普遍应用扩大了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标准。这些检查常能发现临床检查无法察觉的多发性硬化斑的存在。诊断多发性硬化要有“时间和空间的多发性”证据的要求,经历了时间的考验,至今仍然有效。但不同的是,这些证据不再仅指纯临床发现,也包括某些实验室发现。应指出的是没有一项实验室检查可以单独视为多发性硬化可信的指标。

    六、治疗原则

    近年来的治疗实验大多基于抗炎和免疫抑制药物。临床对照研究证明,只有促皮质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泼尼松(强的松)、环磷酰胺和干扰素(β-干扰素)对改善临床和MRI病损作用良好。在抗炎因子的干预下,患者从每次发作中恢复的速度加快。但在急性恶性型多发性硬化,大部分患者抗炎治疗是无效的;少数患者疗效仅能维持1个月余。尚不能证明类固醇激素能缩短整个病程,或者能够预防复发,所以对其长期的疗效难以定论。

    1.皮质激素:关于皮质激素的应用剂量,首次大剂量是至关重要的。静脉给予大剂量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500mg/天,3~5天),后口服较大剂量泼尼松(强的松)能有效的缓和急性或亚急性多发性硬化以及视神经炎,能够缩短其病程。如不能静脉用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可用口服泼尼松(强的松)代替,从60~80mg/天开始,这样可避免住院治疗。对于严重的发作,特别是脊髓炎对大剂量静脉用药反应更快。

    Beck等在视神经炎临床治疗实验报告中告诫:在急性视神经炎的治疗中避免用口服。这项457例视神经炎随机、对照性研究发现静脉给予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后跟随口服泼尼松(强的松),虽在第6个月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别不大,但的确加快了视力的恢复。然而,单独口服(强的松)治疗,视神经炎再发的危险性增高。对鞘内注射泼尼松龙(强的松龙)的疗效争论很大,一般不推荐这种治疗方法。

    提倡将皮质激素的治疗限制在3周内,如果症状反复,延长减量过程。这种短期皮质激素治疗副作用较少,但仍有部分患者可出现失眠,个别可出现抑郁或躁狂症状。疗程达数周以上的患者,易出现高血压、高血糖和糖尿病失控、骨质疏松、髋关节无菌性坏死、白内障和少见的消化道出血、活动性结核。适当补钾是必要的。作者认为类固醇激素隔天疗法益处不大,而短期每天一次大剂量冲击疗法能使部分患者免于复发,这样对激素的耐受性也比长期口服用药好。

    2.免疫调节药:曾试用过多种免疫调节药,仅少数药物如硫唑嘌呤和环磷酰胺有效,另外对一小部分患者给予全身淋巴放射治疗似乎能改善部分病情。这些治疗方法能改善临床症状支持多发性硬化的CNS损伤的机制是自身免疫过程的学说。然而,长期免疫抑制药应用的危险性,如癌变大大限制了这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在英国和荷兰硫唑嘌呤治疗多发性硬化的详细试验研究说明该药对多发性硬化无显著疗效。据一MS研究小组报道,在疾病的慢性、进展期,经过2年泼尼松(强的松)和环磷酰胺治疗能够延迟病情的恶化,他们也同时指出应注意这种治疗给患者带来的负担和潜在的毒性作用。至少有一项双盲、安慰-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环磷酰胺没有任何疗效。

    有两种新的治疗方法有希望改变多发性硬化的自然病程。初期临床试验表明,皮下注射干扰素(β-干扰素)能降低复发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减少了病灶数目。有证据说明干扰素(β-干扰素)能降低大脑半球脱髓鞘改变。该药能否阻遏神经功能障碍的进展有待进一步验证。然而,临床疗效并不令人振奋。Bornstein等也报道了MBP多聚体和复合多聚体I(Cop I)对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有效。这种药物尚待FAD批准。对新近通过口服牛髓鞘使髓鞘脱敏的试验尚未得出结论。

    3.其他:对于低脂、无谷蛋白饮食或者补充亚麻油脂对多发性硬化是否有治疗价值缺乏可靠的对照性研究。合成多肽和高压氧治疗的意义还不明确。血浆置换疗法可能对暴发性的急性患者有作用,但尚缺乏严格的试验,对慢性的病例则效果不佳。

    4.一般治疗:一般措施包括保证适当的卧床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减少感染,争取从首发或病情恶化中最大程度的恢复。利用可能的康复措施(如拉带、轮椅、滑道、电梯等)尽量拖后疾病的卧床时间。精心护理、利用变换压力床垫、硅胶垫和其他特殊设备预防卧床期褥疮的发生。疲劳是MS患者常见的主诉,特别在急性发作期,金刚烷胺(100mg早、晚各1次)或匹莫林(pemoline)(晨1次口服20~75mg)可缓解疲劳症状。

    膀胱功能障碍是治疗中较难以处理的问题。其中主要的症状是尿潴留,氯贝胆碱(比赛可灵)对此可能有帮助。在尿潴留时,为避免感染应监测残余尿量,残余尿量不能超过100ml。另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尿急、尿频(膀胱痉挛)。溴丙胺太林(溴化西胺太林,普鲁苯辛)或奥昔布宁(尿多灵,氯化羟丁宁,Ditropan)能松弛逼尿肌可缓解这一症状,这类药物最好间断应用。间歇性导尿对具有严重膀胱功能障碍,特别是尿潴留者是非常必要的。患者可学会自己导尿,从而减少保留尿管所带来的感染危险。严重便秘时,最好进行灌肠。直肠规律性训练对保持大便通畅有帮助。

    对严重的痉挛性截瘫和下肢痛性屈曲痉挛患者,以及其他一些痉挛状态,通过置留管或埋藏泵鞘内注射巴氯芬(巴氯酚)有一定的疗效。轻度痉挛者可口服baclofen。以上方法无效时,背部脊神经根切断术、脊髓切断术、闭孔神经压榨术等外科方法可使症状长期缓解。

    对下肢轻微运动诱发的非常严重、致残性震颤可行丘脑腹外侧切除术。卡马西平、氯硝西泮(氯硝安定)对此症状也有一定的作用。

    医生的理解和同情对于多发性硬化患者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应向患者说明在日常生活、婚姻、妊娠、药物应用、预防接种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在肯定诊断以前,不要告诉患者“多发性硬化”的可能诊断。一旦诊断成立,则应给患者一种平衡的解释,应强调疾病乐观的方面。

    七、预后和预防

    病情的缓解和复发是多发性硬化最重要的临床特点。部分患者在首次发作后会有一完全的临床缓解期。

    少数患者表现为一系列的复发恶化,每一次复发都有完全缓解。这种复发恶化程度可很严重以至于引起四肢瘫痪和假性延髓性麻痹。首发症状出现和第一次复发的间期差别很大,据McAlpine报道30%为1年,20%在2年内,另有20%在5~9年内,还有10%在10~30年内复发。在如此长的潜伏期内,病理过程仍保留潜在活性。

    随时间延长,患者逐渐进入一个慢性、稳定或波动性神经功能衰退期。已明确影响病程的因素不多。与一般的观念相反,妊娠对多发性硬化无恶性影响。实际上,妊娠可带来意想不到的临床稳定,甚至改善。这可能与多发性硬化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已确诊的患者妊娠后平均复发率随妊娠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然而,在产后的头几个月内恶化的危险性增加,较非妊娠期高两倍。

    该疾病的病程差别很大。少数患者在发病后数月或数年内死亡。但平均病程超过30年。

在日常生活中,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根据自己的日常工作和学习需要,轻重缓急安排先后秩序做到预防与调理:


    1.首先,注意节约体能。患者每天要有计划表,恰当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或工作,包括先后顺序,以便节约体能。有的工作必须当天完成的应先做,能缓做的可以推迟到明天或后天再做。有的事情并不是每天必须做,一天完不成延长时间分开做,什么时候和怎样去做应从不引起疲劳和节能考虑。一个人不能完成或勉强能完成的事情,最好有他人帮助完成,避免体能过度消耗。比如在准备三餐时,可以提前把所需要的各种配料收集全,放在伸手可及的位置,然后坐位进行,力争做到从原料到成品流水线样一次完成。洗衣和亮晒衣服时,一次不必太多,熨衣服时可坐位完成。

    2.多发性硬化的饮食:对于多发性硬化患者来说,做到平衡膳食对维持良好的身体状况很重要。既往,国外曾有学者认为,不适当的饮食可能是多发性硬化的发病原因之一,如摄入较多的动物脂肪,肉制品和牛乳等。因此,也曾有多种膳食食谱推荐给患者,以帮助其治疗多发性硬化,实践证明是无效的。患者应该保证平衡饮食,不挑拣,多种类。有证据表明,鱼肝油、植物不饱和脂肪酸可能具有预防多发性硬化复发的作用,所以同心血管疾病一样,建议患者采取低脂、高纤维膳食。

    3.此外,病情反复发作的患者常常使用大量激素冲击治疗,或用小剂量激素维持,而激素可以刺激胃酸分泌,增加患者的食欲,这时患者应该注意控制食量,以避免诱发肥胖,导致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因为胃酸分泌增加,对消化道黏膜具有不良作用,所以患者应该避免食用过于辛辣的食物。有的患者需要在使用激素的同时,使用抑酸药物和胃黏膜保护剂。

声明:本站提供的疾病相关资料不作为患者诊断和治疗的最后依据
上一疾病:多发性神经炎 下一疾病:低颅压综合征
医院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