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实质性角膜炎又名基质性角膜炎(interstitial keratitis),是位于层内的炎症,属非溃疡性的深层角膜炎。该疾病的病因:
大多数为先天性梅毒,其次为结核、风湿等感染引起,病原微生物可通过上皮或角膜缘血管直接侵犯角膜;但更多的是抗原-抗体反应结果。
二、临床表现
1.梅毒性:先天性梅毒引起者,发病年龄多为5~20岁的青少年。两眼同时或先后发病,并伴有耳聋、上门牙下缘缺损、鞍鼻等特征,后二者和角膜改变构成;血清康华氏反应阳性。后天梅毒引起者少见。眼部病变一开始,即有明显的刺激症状。从角膜周边部开始发生浸润,逐渐向中央区扩展,最后在角膜中心区会合。角膜基质因浸润、水肿、呈灰白色雾状混浊,失去原有的光泽。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明显。随着角膜病变的发展,可见新生的深层血管呈毛刷状从角膜缘四周侵入角膜基质,逐渐伸向角膜中央,使角膜变成暗红色磨砂玻璃样混浊。一般两周后浸润可扩展到全部角膜,约1个月炎症达高峰;同时布满新生血管。此病总是伴有虹膜睫状体炎。恢复期,睫状充血减轻,炎症渐消退。角膜混浊的吸收,也从周边部开始;炎症消退后角膜光泽恢复正常。最终,在角膜中央区遗留下不同程度的瘢痕,影响视力;如瘢痕致密或变成扁平角膜时,可严重影响视力。角膜新生血管逐渐变细萎缩。多年后,在角膜深层留下极细的灰白色丝状影子血管,成为该疾病永存的特殊标志。有的病例因并发虹睫状体炎,可导致继发性青光眼。
2.结核性:多单眼发病。在角膜基质中、后层发生浸润。初期靠近角膜缘,后渐向角膜中央发展。浸润性混浊多呈结节状或团块状。其数目不定,多局限于一定区域,不像梅毒性的全面蔓延。在炎症浸润的同时,出现新生血管,其分布也呈区域性,由少增多,并在结节状混浊的周围呈丝球状盘绕。病程经过缓慢,可成年累月反复加重,最后大部角膜受累。愈后留下较厚的、浓淡不一的瘢痕,视力可严重受到影响。
3.并发症:在角膜中央区遗留下不同程度的瘢痕,影响视力;如瘢痕致密或变成扁平角膜时,可严重影响视力。角膜新生血管逐渐变细萎缩。多年后,在角膜深层留下极细的灰白色丝状影子血管,成为本病永存的特殊标志。有的病例因并发虹睫状体炎,可导致继发性青光眼。
病程经过缓慢,可成年累月反复加重,最后大部角膜受累。愈后留下较厚的、浓淡不一的瘢痕,视力可严重受到影响。
常伴发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和脉络膜炎。通常在1~2个月后炎症和新生血管开始消退,可残留部分角膜混浊,而使视力减退。
三、医技检查
除根据特征性的眼部诊断,还可从其他一些先天性梅毒的体征如马鞍鼻,Hutchinson氏齿及血清康华反应阳性得到证实。
四、诊断依据
1.又名角膜实质炎,是一种非溃疡性角膜炎。
2.角膜刺激症状重。疼痛、流泪、羞明显著、视力减退。
3.睫状充血。
4.角膜基质有浸润,呈灰白色雾状混浊,不形成溃疡,伴有毛刷样深层新生血管。此种病变首先出现在局部角膜周边,继而环绕角膜四周,不断向中央扩展,角膜新生血管密集处,角膜呈暗红色毛玻璃状混浊。
5.伴有虹膜睫状体炎。
6.病因分类:梅毒性:多为双眼,角膜弥漫性混浊,可累及整个角膜,呈灰白色毛玻璃状。常伴有先天性梅毒的其他体征(如鞍鼻、哈钦森牙等),血清康华反应阳性;结核性:多为单眼,角膜呈结节状混浊,多限于下方,呈灰黄色,形似基质溃疡。
五、容易误诊的疾病
应与泡性角膜炎、细菌性角膜炎以及各种病毒性角膜炎相鉴别。
六、治疗原则
1.全身治疗:针对不同病因,进行驱梅、抗结核、抗风湿等疗法。
2.局部治疗:可使用皮质类固醇点眼或结膜下注射。再者是散瞳、热敷等。
3.角膜移植:对遗留的角膜瘢痕,视力不及0.1者,可考虑行光学性角膜移植术。
4.治愈标准:刺激症状消失,炎症消退,基质内残留瘢痕。
七、预防
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注意劳动防护,一旦出现眼部外伤,必需立刻去医院,由专业人员处理。同时切忌使用不洁眼药水,因绿脓杆菌可污染并存活于多种眼药水中,如狄奥宁、地卡因、可的松,甚至于磺胺、青霉素、荧光素液内,故在角膜损伤时使用存放数天后的眼药水,特别荧光素液检查是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