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体癣是除头皮,手足及指(趾)甲以外皮肤上发生的浅部霉菌病,致病菌是毛癣菌属,可由直接接触传染。患癣猫、狗也可将癣病传染给人,也可由衣物用具等间接传染,也可由本人自身传染。体癣的发生及症状,除与致病菌的种类有关外,还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在温热季节和湿暖地区容易发病和蔓延。个体的易感性、免疫力低下、糖尿病,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及表皮损伤、糜烂等因素可以降低机体的抵抗力,促使体癣发生。
1.病因:以红色毛癣菌最常见,在我国还有须癣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和紫色毛癣菌等。
2.发病机制:由于病菌侵入表皮后一般只寄生于角质层,所以只在局部引起轻度的炎症反应,初起为红丘疹或小水疱,继之形成鳞屑,再向周围逐渐扩展成边界清楚的环形损害,边缘常可见丘疹、水疱,表面一般无渗液。
二、临床表现
1.症状体征:①损害为圆形或钱币形红斑,指甲盖至各种钱币大,数目不定,周缘呈活动性,有炎性丘疹、小疱、痂皮、鳞屑等,可形成环形,有时亦可互相融合成多环形或损害中央发生新疹而形成同心环形。②患处有不同程度的痒感,往往因搔抓而湿疹化或苔藓化。③多见于颜面及颈部,亦可发生于躯干四肢等。④多见于儿童,亦常见于成人。⑤滤过紫外线检查及病发直接镜检可以确诊。
2.并发症:可并发细菌感染。犬小孢子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引起的体癣则多见于面、颈和上肢,常与头癣并发,可能是由于患者搔抓头皮或梳头将病菌传播到以上部位而引起感染。
三、医技检查
刮取皮损边缘鳞屑进行真菌直接镜检,找到菌丝及关节孢子即可以确诊。真菌培养有助于确定致病菌,对致病菌来源及选择合适的治疗非常有益。
四、诊断依据
1.体癣:光滑皮肤上以丘疹、疱丘疹、水疱、鳞屑组成的圆形或同心圆病损,中央自愈,向外周扩展。
2.直接镜检及培养真菌阳性。
五、容易误诊的疾病
1.玫瑰糠疹:易与体癣混淆,但颈部以上不发病,皮损呈椭圆形,有边缘鳞屑,炎症较显著,皮疹长轴与皮纹一致,常先出现母斑,真菌检查阴性。
2.脂溢性皮炎:好发于多脂区,损害呈亚急性炎症,表面有油腻性碎小鳞屑,瘙痒剧烈。真菌检查阴性。
3.寻常性银屑病:皮疹有时呈环形,但基底为淡红色浸润,上覆多层银白色鳞屑,剥除后有点状出血。好发于四肢两侧及关节面。真菌检查阴性。
此外,还需与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单纯糠疹等鉴别。
六、治疗原则
1.局部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是:①酸类药物,如水杨酸、苯甲酸、十一烯酸和3%过氧乙酸等,对皮肤薄嫩处应慎用。②抗真菌药,如1%~3%克霉唑、1%益康唑、2%咪康唑霜、1%~2%酮康唑霜、1%联苯苄唑霜、0.5%阿莫罗芬乳膏和1%特比奈芬霜,亦可用5%~10%硫黄乳剂,每天1~2次,坚持治疗2—4周,可获痊愈,此类药物的刺激作用较小。
2.系统治疗:泛发性体癣可采用全身治疗,如特比奈芬口服250mg/d,共2周;氟康唑口服每周1次,每次150mg,共3周;伊曲康唑口服100mg/d,共15天,或200mg/d,共7天。
3.联合治疗:为了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不同种类的抗真菌药物可联合应用,局部和局部或局部和系统联合治疗。
七、预后与预防
1.预后:股癣常有反复发作倾向。
2.预防:积极根治手、足、甲、股癣,儿童则更应注意头癣的防治。并且避免接触猫、狗等动物,患畜也应积极治疗。对慢性泛发性成人体癣,应进行全身系统检查,以排除免疫和内分泌系统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