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口角炎是指上下唇联合处发生的炎症,有糜烂、皲裂等症状,又称口角糜烂。常无明显的炎症充血症状,所以也叫口角症。中医学称之为“口丫疮”或“燕口疮”。
因病因不同而分为以下三种口角炎:①营养不良性口角炎:在营养缺乏和维生素B族缺乏者中常有发生,以维生素B族缺乏引起的口角炎最常见;②球菌性口角炎:是由于链球菌、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口角炎。多见于老年无牙的患者;③真菌性口角炎:主要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
感染性口角炎、维生素缺乏性口角炎等,其临床表现相似,好发于儿童。口角炎的临床表现常为双侧口角区黏膜-皮肤联合处,出现向皮肤或内侧黏膜延伸的皲裂,口角处由于口内溢出的唾液浸润而呈苍白色。口角区潮湿,在皮肤侧常可见横向的皲裂,并不出血,但拉开面颊,张口过大则见其基部发红、甚至出血,有时伴有薄痂,并有轻度疼痛、触痛。
二、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儿童。在上、下唇联合处——口角充血、干燥脱屑、皲裂糜烂,出血结痂致张口疼痛及出血。或口角潮红,湿润、糜烂,出血结痂。如继发感染则疼痛加重。一般在1~3周左右愈合。
1.营养不良性口角炎:表现为双侧口角湿白色,糜烂或溃疡,有横的沟裂,甚者自口角向口内黏膜或口周皮肤延伸,沟裂深浅、长短不一,疼痛不明显,口角常在受刺激时疼痛。常伴有唇干燥、裂纹,偶见鳞屑,唇微肿。舌背平滑,丝状乳头萎缩,水肿肥厚的菌状乳头散在分布,舌缘常有齿痕。还常伴发唇炎、舌炎。
2.球菌性口角炎:表现为双侧口角湿白色,糜烂或溃疡,有横的裂纹,还可化脓、出血、结痂。
3.真菌性口角炎:表现为双侧口角湿白且白色更加明显,有糜烂或溃疡,有横的裂纹,还可能有化脓、出血、结痂,常伴发唇炎及唇部糜烂。PAS染色可见念珠菌菌丝。
三、治疗原则
1.营养不良性口角炎:应加强营养,补充复合维生素B2,每日3次,每次1~2片。
2.球菌性口角炎:应局部清洗干净后,用抗菌素(如红霉素软膏)涂擦,同时可口服广谱抗菌素,可用青霉素V钾片、磺胺药、螺旋霉素等口服。如已经糜烂发炎,可用1%的龙胆紫药水在口角上每日涂布2次。
3.真菌性口角炎治疗应局部用制霉菌素液清洗、擦干,然后局部涂制霉菌素、克霉唑、咪康唑等。注意真菌性口角炎不宜用广谱抗菌素。
四、预防
1.本病为传染所得之疾病,因此在托儿所、幼儿园等集体场所,儿童用具如毛巾、茶杯、食具等均应严格消毒后使用,不可忽视。最好应使用自己固定的茶杯及毛巾等。
2.改善儿童饮食结构,教育孩子不偏食,让孩子多吃米粉绿色新鲜蔬菜、豆类、小米、肉、牛奶等。做到食品种类多、粗细搭配或定期加服维生素B1和核黄素等,以防止由于维生素的缺乏而感染白念珠菌而致发本病。
3.对合间距离过短,缺牙、全口无牙、重度磨损、义齿合关系过低等均可使口角过紧而致发病。应给予修复纠正,同时对有吮指咬指及咬铅笔习惯者,亦应及时予以纠正。
4.口角不适时切忌用舌头去舔,以免口角更加干燥,更易破裂出血。
5.患有胃肠道疾病的孩子应积极治疗。